表演专业教学内容简介:演员与其他评论家分析角色的几点不同
师:不过,我前面所合理的周朴园的种种行为并不是标准答案,可能还有商榷之处。只是我以此例来说明演员对人物的分析应该与评论家及其他艺术家不同而已。归纳起来看应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设身处地地去思考,站在人物的角度上去想、去分析。特别是要把此时此刻之前在规定情境中曾发生过的一切事情,以及曾对这个人物产生过影响的所有事情,他(她)对此事情的态度等都要联系起来考虑,不能想当然地代替人物做出决定。
例如:周朴园在家人面前说到鲁大海时说:“我想这个人有背景,厂方已经把他开除了。”那就是说,鲁大海在周朴园的头脑里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罢工领袖,而是有背景的罢工头头。因而为快速瓦解罢工天活动,他先把鲁大海开除出厂。那么这个背景是什么?周朴园没说。但需要演员去设想和合理。既然周朴园提到了鲁大海有背景,那当然指的是有政治性的社会背景。而周朴园怎样知道鲁大海的背景情况的呢?一是鲁大海有他的活动规律,二是周朴园在工人中间伏有暗线。这样一想,就会展开一幅工人:鲁大海的活动情况图和老板周朴园派人侦察工人情况图。这些在剧本里都没有公开地表现,但是这些对扮演周朴园这个人物十分重要。演员应该把它想象出来。
又例如:在第一幕里,繁漪一下楼就说:“两礼拜没下来,这屋子改了样子了。”说明客厅已改了样,放了许多旧家具。而周朴园来了之后又对周萍说:“这屋子不要底下人随便进来,回头我预备一个人在乡里休息的。”那就是说周朴园把这个屋子按三十年,前的老样子摆设起来,是为了自己一个人在里面享用的。在第二幕一开始不久,鲁贵就上场对繁漪说:“老爷刚才跟我说,怕要下大雨,请太太把老爷的那一件旧雨衣拿出来。、”周朴园作为一个大老板、董事长,难道没有一件新雨衣?为什么非要拿旧雨衣不可,而且还一定要繁漪亲自拿?在稍后与鲁妈谈话中又说:“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在全剧闭幕前,周朴园又见到了侍萍,他对侍萍说:“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她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我们从头到尾把周朴园的一系列言语行动联系起来看,她对侍萍的内心态度和思想感情,很难用虚假、伪善来表现它。因此,在这一点上,演员还是要认真的把他内心真实的感情创造出来。
但是,他在矿厂里,完全是另外一副冷酷面孔。在周萍临走之夜,周朴园交给周萍一把手枪,他嘱咐说:“只为着保护自己,不要拿它来闯祸。”。可见,按周朴园在矿厂生活的经验,不狠起心肠,不使用铁腕,是对付不了工人的。“手枪”虽说防身,但对待工人也不能缺少,只是不要“闯祸”而已。在表现这一点时,并不和表现他对侍萍的怀念心理相矛盾。
以上就是周朴园的性格的立体性和两重性。我们再把他对待繁漪的态度,对待周萍和周冲的态度,别人对他的评价,以及自己吃素念经的举动综合起来想象、构思,周朴园的人物性格、面貌及内心复杂矛盾心理就越加清晰了,他在演员脑海中的形象也具体而生动起来。
其次,要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剧本一定会写出很多外部事件,这些事件是相互联系着的,演员必须把它弄得通情达理。但是,搞通的目的是为了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中去,打通他的心路历程。内心的历程只有他(她)本人最清楚。我曾见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这样一个记录:
在一次《茶馆》的演出结束时,一些名家们上台与演员握手,金山先生问扮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先生说:“你(指王利发)是什么时候想到自杀的?”于是之先生是一位非常严肃的艺术家,他当时愣住了,因为这个问题他没有想到。回家后他想了一宿,第二天在剧组认真的检讨了这件事。令我感动的不仅是老艺术家的严肃创作态度,也使我学习到一个演员在创作人物时,探索人物的心理要达到一种什么深度,要细到一种什么地步。你(扮演者)都不知道,你当然就演不清楚,演不清楚的戏,怎么会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