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造情感为什么要抓住人物行动
生:既然如此,为什么创造情感要抓人物的行动呢?为什么抓住了人物的行动就可以抓住人物的情感呢,其原因何在呢?
师:其实,“人物情感”在哪里呢?人物情感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无迹可寻的,我们直接支配不了它,但总可以间接地支配它吧。它既是由演员创造的,总不能对它一筹莫展吧。
我认为情感不是独立存在,而是隐藏在“人物行动”之中的。不能想象“人物的行动”是不带任何情感因素的,没有情感的支:配如何行动得起来呢?“行动”总是融合着某种“特定情感”的一种“特定行动”,而“人物情感”也不可能是脱离了“特定行动”而独立存在的“一般情感”。
例如:我要“责备”(行动)他,定是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我的“不满”(情感);为此我要“纠正”(行动)他的行为,这是我对他“不满地去纠正”的带有某种情绪的“行动”。我“略带不满”(情感)地去“劝阻”(行动)他,让他产生“内疚感”、“羞愧感”(情感),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从而“改正”(行动)自己的行为。要是他“思想抵触”(情感),认为你这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因而“愤愤地”(情感)对我的“劝阻”进行“辩解”(行动),这就更激起我的“不满意”(情感),于是我开始“愤怒地”(情感)“斥责”(行动)他,甚至措词激烈,“声色俱厉”(情感的外在样式)地“警告”(行动)他。假如他承受不了这种“警告”,“情绪激愤”(情感)地“反驳”(行动)我,那么,我会被刺激得“火冒三丈”(情感),但由于不愿搞僵,故还需略加“克制”(行动)地去“批判”(行动)他。……可见,“情绪”的逐步激愤也伴随着“行动”的逐级提高,相应的“行动”一定融合着相应的“情绪”,它们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假如对方一开始听到我的“劝阻”(行动),就意识到自己有所错误,较“诚恳地”(饱含情感因素的态度)“接受”(行动)了我的“劝告”,我会“很高兴地”(情感)“安抚”(行动)他,甚至“鼓励”他。我的行动不会再转向“愤怒地”(情感)“责备”(行动)的方向去,戏的情调会是另一种样子。
行动与情感是完全裹缠、混合在一起的,是相互溶解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得开。所以,讨论人物行动实际上也应当是在讨论人物的情感。而并不是情感是不可知的,行动是可知的,因而只有抓住人物的行动才可能把神秘的情感引诱出来。可能在上世纪初,戏剧大师对行动与情感关系在理论的表达上还没有十分透彻;又在阐述上运用艺术语言加以玄妙化了,造成了后人的误解。而事实上在演员的创作中想离开“人物行动”去直接抓住“人物情感”又确实办不到,所以对于情感的创造感到有些飘忽不定、难于理解。因此,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情感真的是神秘莫测的。要是这样的话,演员怎么可能把人物的情感成功地创造出来呢?有许多老演员并没有学习习过“行动”的学说,也不知道“行动是捕捉情感的网罟”的道理,在创作中只依凭人物的生活逻辑,同样把人物的情感创造得十分完美。由此可以断言,人物的生活逻辑、人物的行动线索、人物的情感链条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正像我们在生活中渴了要想喝水解渴,就去买一只西瓜来,因为西瓜中饱含着水分,“吃”西瓜就等于“喝”水,也就解了渴了。人物的“行动”和人物“情感”的关系也有着与此极相似的原理。
既然“情感”与“行动”是交融在一起的,而艺术最终目的只要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去启示和感染急众,因而,通过“人物行动”创造出“人物的情感”就非常重要了。“人物情感”既无法脱离“人物行动”而单独出现(当然,“人物行动”也不能脱离“人物情感”而孤立存在),所以,演员在分析、研究人物的“行动”时不能简单从事,不能仅仅找对几个动词就算找到了人物的行动。只抓情绪,不抓行动,不知道人物要做什么,则会滑向“表演情绪”的歧途;但只找几个干涩的行动词汇,为“行动”而行动,那是一种“脱了”的“行动”;人物在行动时缺乏情感的雨露滋润,没有情绪的养分来溶解它,只是干巴巴地“劝告”、“关怀”、“安慰”,枯燥地“鼓励”、“责备”、“解释”,怎么可能展示人物的生动的生活关系呢?这样的人物“行动”是枯萎的“行动”。为什么课堂上要求学生分析人物行动三要素?“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中的“为什么”,就是要分析人物的“行动”在规定情境中的心理原因,其中就包含了人物受了什么“心理情绪”的支配恰恰会这样而不那样“行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