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高考辅导:“肌肉松弛练习”的训练方法
生:那“肌肉松弛”是不是一种元素要求?要不要同样加以训练呢?
师:“肌肉松弛”对演员创作的身体状态是重要的,肌肉僵硬的状态下演员什么也创作不了。但是,演员肌肉紧张主要是来自心理的紧张,对要演的内容心中无数,走入假定的环境中不知所措,怎能不紧张?每年高考,容易紧张者必是准备不充分的学生,若准备得充分,一看题目就气静心定,不可能紧张得肌肉都僵直,无法写字了。所以,肌肉松弛不能离开心理因素而单独训练,要从“源头”上去解决它的紧张问题。演员注意了应该注意的内容,心里产生了相应的活动,形体就不会紧张了。
入学考试中许多考生在进入考场被老师观察的时候是最紧张的,因为他(她)没有具体的任务,当他(她)进入了考试程序,开始朗诵段子时,反而不那么紧张了,因为他(她)的注意点有了着落,心里有了活动的内容。所以,“肌肉松弛”是需要重视的,但不宜单独训练,正确的办法是找到恰当的“行动”,去认认真真的“做一件事”,注意总随着有逻辑的“行动”而转移,肌肉就不会紧张了。
生:听了您刚才对训练中不要让游戏性冲淡了训练目的的问题,我对其中还有一点不太明白。我的问题是,在训练中有的练习游戏性较强,这是该练习的长处,为什么训练增强了趣味性会失去目的性呢?
师:首先,训练的趣味性是很重要的。我是赞赏游戏性强的练习。整个本科学习要耗时四年,而且技巧训练是比较枯燥的。假如在训练的内容中融入趣味性的一些做法,对训练来说帮助是很大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总是反反复复这几点要求,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的。不能把训练变成一种枯涩、甚至是痛苦的折磨,那就事与愿违了。为什么我坚持称其为“练习”而不称“小品”,就是在心理上要给学生减压,也给教师把握练习标准上降温。过去称之谓“小品”,就是“小小艺术品的意思。”有头有尾,有高潮有结局,还要表现一种思想立意。这不是在训练学生们的表演技巧,而是在训练剧本创作能力。仅用十来分钟的时间,就要演出一个“小小艺术品来”,学生们感到太难。于是就出现翻小人书找灵感,睡不着觉想小品,闭门编造的现象。其实,训练练习就是一种练习,弹琴者要练活手指头,举重者要练好腰的力量,关键在于“动”起来“练”,而不是“躺”着“想”。所以,西方的训练方法促使学生们有兴趣地“动”起来,而且老师与学生一起“动”,这确实值得赞赏。
但是,我也确实看到有的课堂上练习做得热闹非凡,学生们兴高采烈,一直到下课后还欢腾雀跃地奔向食堂。但是这个练习究竟训练了什么?给学生们心里留下了什么?似乎学生们并没有去认认真真的思考过。这就需要我们深思了。这里是不是游戏性的东西太强,挤走了学生们对训练的意义和目的的领悟。
趣味性干扰了训练的目的性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对于练习的把握和引导。游戏性强的练习是在看似游戏的练习当中要学生领悟到表演的某些要领和原理,而不是让学生去随意戏耍。所以,即使游戏性很强的练习,或大家在游戏玩得兴高采烈之际,教师也要随时注视偏离训练目的的倾向,反复强调训练规格,引导学生进入训练的轨道。学生本身也应当明确,无论是做什么样的练习,这都是在“行课”,是在学习表演技巧,都要随着课堂的要求进行自我锻炼,而不一味地依赖于教师的督导和指引。这样教学相长,才能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