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高考辅导:老师实例说明该如何准备及把握朗诵作品
师:王明亮老师写了一篇散文,名叫《山里的桥》,原文如下:
我常常想起山里的桥,那窄窄的桥面,矮矮的桥身。多么平常!
早晨,老师站在桥头,迎接着我们去上学;放学了,老师又护送我们从桥上小心地走过。桥下,溪水叮叮咚咚地流,流走了多少个黄昏?
夏天,桥被雨水打滑了,老师就搀扶着我们一个个从桥上走过;冬天,桥上结了冰,老师就背着我们走。
忘不了那一天,老师把我背过桥头,一遍又一遍叮嘱我:“别摔倒了。”可老师自己却摔倒了,眼镜掉进了厚厚的积雪,怎么也摸不着。第二天,老师一步一蹭地走上讲台,眼镜上贴着胶布……
毕业那一天,我们站在桥上和老师告别。我突然发现,老师的背已经弯了,也弯成了一座桥。啊,我们正是从老师的桥上,走向了山外,走向了智慧和成熟……
老师啊,我也要做一座山里的桥。
作者以回忆的口气说到那座他们上学时必然经过的窄窄、矮矮的小桥。每天早晨,老师总是在桥头接学生上学,黄昏护送学生们走过小桥回家。夏天雨水打滑了桥面,冬天桥上结了冰,老师更是搀扶着甚至背着学生过桥,日日月月,年年岁岁如此。
使作者难忘的一天是老师在背他过桥时摔倒了,眼镜也摔坏了。第二天老师一步一蹭地走上讲台时,眼镜上贴着胶布。在毕业那天,学生们站在桥上和老师告别,作者突然发现,老师的背弯了,-真也弯成了一座桥。
作者此刻突然领悟到,学生们是从老师的“这座桥上”走向山外,走向了智慧和成熟。
生:多么生动、深刻的一篇散文!
师:是啊,全文算上标点符号也才二百六七十字,可是凝聚-多么浓厚的师生之情啊!作者从每天上学必须经过的这座又窄又矮的小桥谈起,很自然地引到了一个人——老师。他每天在这座桥头接学生、送学生,风雨无阻。岁月沧桑,头发白了,腰弯了,人老了,可学生们成熟了,成长了。用词朴实无华,仅仅几笔,就勾画出一个“孺子牛”的高大形象。像这样的散文考生们是应当容易理解的。
生:因为这篇作品写得非常精炼又十分精彩,即使像我们没有什么朗诵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的考生,只要认认真真的念出来就很生动。
师:对,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戏保人”。只要作品优秀,会起事半功倍之效。在准备这样的材料时,考生应把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老师们为了学生呕心沥血的事情都集中起来起想一想。哪怕并没有教过自己但是属于老师辈的人,甚至于自己的亲属、长辈,只要是听说的,或从书上读到的都行。这些人和事因为和你有关系,最能引起你对他们的敬重和思念,最能激发起你对他们、的爱戴、感激之情。这就从理性的领域到情感的领域接上了与作者所写这篇材料的“通道”。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在理性的层面上懂得这篇散文是不行的,必须要在散文的每句话中注入你(考生)对表述这段生活的真实感情与态度。
生:为什么不能仅在理性的层面上解读这篇散文?理性不是比感性层面更深刻,也就更可靠吗?
师:你是要朗诵这篇散文,不是要去讲解它吧?朗诵它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了。艺术创作不仅要运用你的思想,还要运用你的感情。要调动起朗诵者的感情是一件难事。譬如你爱吃榴莲,感到榴莲好吃,产生“馋”的感觉。而另一个人连闻都不爱闻榴莲这种气味,可能一见到这种水果就躲得远远的。有人爱抽烟,有人极讨厌抽烟。要是需要调动相同的感情时就不一定能用同一事件来加以想象。因为“爱”、“恨”这样的感情既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也融合着感性的体验。
现在回到朗诵《山里的桥》这篇散文应该注意的问题。作者受益于具体的若干位老师(其中可能不乏山里的乡村教师),他进而体验到一种舍己为人的感情,从而写下了这篇文章。而考生只在城里生活,没有进过山,也没有被老师背着走过桥的经历。但你总接受过另一些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吧,小学、中学时也有老师曾呵护着你们横穿过马路吧,在若干年后也可能看到你的某小学老师己头发灰白、弯着腰、手举着小红旗在马路边招呼着另一批孩子安全走过马路吧。这种感受是属于考生自己的,极宝贵的,可能这些雷同的体验远没有王明亮在散文里展现出的那么集中、那么激动人心并具有崇高的美感,但它是属于你的,想到它能使你怦然心动。你和作者为同类事情而激动,两颗心不是跳到一起了?这就是你体验到了作者在散文中的感情,有了这一点,你就具备了朗诵好这篇散文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生:哦!朗诵一篇作品要花这么大功夫呀,我们过去可没有想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