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高考辅导:“交流练习”的具体做法
生:“交流练习”是怎样做的呢?
师:首先,教师要把“交流练习”的要求讲清楚,然后出一个示范练习让学生做。
如,在火车上,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坐在一条椅子上。火车进入夜间行车,这女青年实在疲倦得睁不开眼了,她不知不觉地把脑袋靠在了男青年的肩上。这个男青年感觉到之后怎么办?推醒她吧,看她实在太困了,不忍心;不推开吧,怕别人误会自己心存不良。正在为难之时,女青年醒了(因为男青年的矛盾心理必然反映到他的肩膀上,从而弄醒了女青年),发现了自己的行为,非常不好意思地向男青年笑了一笑,表示歉意。男青年也笑了笑并点点头表示“没关系”。时间过得很快,夜深了,大家都很疲乏,即使是刚才很活跃的人都蔫儿了。男青年困了,脑袋一沉,也不知不觉地靠在了女青年的肩上…
做完了练习之后,就要求学生自己从生活出发,构思一个“交流练习”,在课堂上汇报。“交流练习”的训练就这样开始了。
“交流练习”分无言和少言两种。“无言交流”练习中不准出现语言,“少言交流”练习中只准出现一两句话的少量语言。例如:你在公园里等人,发现椅子上坐着一位女士极像中学同班同学,如果真是,那简直踏破铁鞋无觅处。要是上前打招呼的话,她正在看报,低着头,不好证实是否是她。而这位女士发现有人在注意她,以为自己有什么衣着不整齐之处引起了别人注意,所以总是回避你。后来发现你越来越注意她,似乎有意想接近她,于是引起她的警觉,她也开始关注你的行为,有意地规避你尔,使你观察她更困难了。你只得若无其事地换个方向、换个角度来观察她。她对你的举动难以忍受时,抬起头来瞪了你一眼。这一眼使你看清了她……
我觉得这种无言或少言的交流练习对学生的训练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听说现在交流练习的做法有些变化呢?听说现在课堂里也不坚持做无言练习了。
“无言交流”练习和“少言交流”练习其训练的用意是很好的。学生一开始对于在创作中出现语言这种行动的手段并不重视,往往随随便便就开始说话了,而且话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我们常把这种现象笑称为“动不起来用话凑”,就是说没必要说话时也说话,把内心空白掩盖起来。对语言的滥用,使得语言缺乏行动性。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为了使学生在“行动”起来的时候,懂得应牢牢抓住心理的内容,而不是用废话连篇去填补空白,语言只是在非说不可时才说,有了充分心理根据时才说。为此,训练中规定从无言交流练习做起。因为不准说话,学生只有走认真“行动起来”这一条路。在行动中,学生懂得语言的重要和宝贵。
从上面举的例子中可以明白,在对那位女士反复端详之后再上前间一声:“请问贵姓?”或最后发现她虽很像老同学,可实际上不是之后,再向她道歉,语言就显得极为贵重了。因为你的道歉是要洗刷掉前面相互行动中所引起的一切误会,语言的行动性必然会加强起来。
那么,“无言交流”为什么慢慢地在课堂上不太强调了呢?我感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无言交流”练习实在不好结构。你想,现在社会生活中双方矛盾再怎么强烈或含蓄,也很难一句话都不说吧。再大的矛盾也不至于非一句话都不说吧。拿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假如这位男士发现女士对他有些不满,就可以礼貌地问:“对不起,我打扰一下,您在XX中学上过学吗?我看您似乎有点面熟。”这样一说的话不是就没冲突了吗?这个练习就很难成立了。以前是演不好时就说话,现在是该说话时也不说话。说是“无言交流”,有不少练习演成了“哑吧剧”。教师不满意,学生也犯难。还有一点就是影视剧的发展,对表演技巧的要求超越来越要真实和生活化,“无言交流”练习中屡屡出现的不生活化的因素,也促使“无言交流”在训练中渐渐地被生活化的小品练习或观察人物练习所取代。不过,“无言交流”中对语言出现的要求还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在训练中也为教师们所重视。假使有一个练习很自然地不必说话,或说很少的话,如上面举的那个火车上的例子,教师还是会肯定的。不能认为现在表演课堂上已不用“无言或少言交流练习”了,只能说要求尽量少说话,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