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高考辅导:“动作合理化”练习的训练方法
生:那么“动作合理练习”是怎样训练的呢?
师:既然称作“动作合理”,那就由教师随意给学生几个动作,如:“钻到桌子下面”,“拍一下椅子坐下”,“跺一下脚蹲下”……这些动作都是无逻辑的,无关联的。要求学生立即想出一段生活,组织一段行动,在这一段生活中让其中某个动作非常合理、非常自然地出现。这叫做“动作合理练习”。
当学生对一个动作的合理能够轻松、自如地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给学生两个动作,以至三个动作,要求学生在自己想象的一段生活中必须出现这两个或三个动作。而且,还要把这两个或三个动作合理得非常自然和贴切,看不出这段生活是专为合理这几个动作而想象的。
这种能力的增长,使得演员在创作的难题面前不会束手无策,无论是剧本的或导求和意见,演员都能应对得了。即使到了镜头面前,即兴的要求很多,经过了这方面的训练演员,具有了合理的能力,不会产生恐慌,都能从容以对,才能使戏演得合情合理。
在“动作合理练习”之外还可以做更复杂的合理练习,如由三位学生每人在纸上各写一句话,把这三句话依次排列起来,就是这个“小练习”的台词,仍由这三个人来说,但必须像在一段生活中三个人极自然地说出的话一样。如甲写的是:“她怎么还不来?”乙写的是:“我把自行车拿进来。”丙写的是:“我饿了!”三句话毫无关联。
练习开始时“甲”在窗口等人,等得有些烦躁了,看看同房间的另外两人没有反应,有些埋怨地说:“她怎么还不来?”似乎在寻找同情和回答,又像在征求“她要再不来”该怎么办的办法。可是,那两个人好像并不回应“甲”的“问话”,从态度上看是在埋怨“甲”,认为甲不该发脾气把人家轰走了,你现在怪谁啊?“乙”就带着这种情绪从床上起身,翻了“甲”一个白眼,应付似的到窗口看了一下远方,证实“她”确实没有来。可“乙”又发现天要下雨,于是“乙”急匆匆地跑出去,甲以为那个“她”来了,急忙跑到窗口张望。“乙”忙边走边解释说:“我把自行车拿进来。“甲”听“乙”不是说“她”来了,而是因为要下雨,出去搬车,泄气似的又回到原位上去。“丙”百无聊赖地拿起桌上饭碗,用筷子敲着饭碗对甲说:“我饿了!”意思是要等你等吧,我先走,吃饭去了,于是下场向饭厅方向走去。
这种合理化练习就需要演员有更强的合理想象的能力。因为这三句话毫无关联,合理难度大。表演得应极自然,天衣无缝。每人只准说自己的那句话,其他无言之处应用内心语言予以填满、填实,对学生锻炼较大。要是这样的“剧本”都能演好,那么,还有什么“剧本”难得住他(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