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游戏:抢焦点。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静态动作去盖过前面人的表现,成功吸引观众的目光,成功者留下,失败者继续尝试。
说真的,自己对如何吸引焦点没有信心。直观的想到要比前面的人做更夸张,更大胆的动作,这就更加深了表演的负担,何况自己并不是张扬的性格。有点卡壳,虽然最终做了一个动作过关,但是自己不满意,因为区别性不是很大。倔鳗老师的点评更让我发现自己自己思维的狭隘:所有的人都在高的平面上做动作,那么在低位做动作不就是最大的突出吗(比如躺在地上)?所有的人都是面对观众,那么背对观众什么都不做不已经是最大的突出了吗?所有的人都是自己在单独做动作,那么和其他人有互动不也是很大的突出和焦点么?
舞台感欠缺其实就是这种通台考虑的思维的欠缺和限制于自我意识的后果(上节课就应该丢了自我意识了)。
同样是抢焦点,不过变成了动态动作。对比静态表演,加了时间轴后,其实可以表现的空间更大了,然而这一块还是没有表现太好。能和别人区别取出来的一是动作,一是节奏。自己选择了一个很笨的动作,大体力消耗量,导致接下来几个节目还是膝盖发颤(呵呵,当然也跟膝盖伤有关)。参考有几位同学的动作,很简单,但是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节奏,也通过了考核。看来,自己在节奏的掌握上和想象力方面还是不够。
下面几个游戏,永琪带大家感受动作的差别,并且要求所有动作都来自生活。如高中低、快慢、特殊与无意义动作。游戏看似很简单,但是中间还是好多次卡壳。大家在生活中有各种有意识无意识的动作,现在要求按照各种标准将生活分类,生活的突然变得不够精确了,或者说没有意识到生活可以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动作。一点体会,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特殊”动作,即我们认为的符号化动作,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是清楚、没有歧义的,这些动作是表演需要的,但是大量的其它我们认为很独特的动作,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认为,不具有通用性和代表性,这些动作是不能拿到舞台上的;很多动作也许在生活中会很自然,但是在表演中因为刻意,而忘了动作的边界,而很不自然。
下一个动作训练。用生活中的场景,连贯的表达转圈、蹲下、跳起三个动作。自己做的很顺利,但是这时候的思路一直在思考怎么找生活中的场景来吧三个动作串起来,却忘了前面游戏的功能“符号化的动作”,动作表现力不足。
最后一个训练,也是自己没有通过的一个:用三次表演演示同一个动作,不同含义不同场景。对“坐”这个动作,面对一把椅子自己构思了三个场景:医院打完针时的坐、焦急等人时的坐、公交车上的抢座。第一个表演也许是持续时间太短,没有突出“坐”,被pass了;第二个最后通过,但是自己觉得表现的不够形象,因为没法像生活中一般加很多小的过渡动作(“太生活”并非“真实”,就是无需性格、无需创造、无需表现力的代名词,在舞台上丢掉规定情境、丢掉人物关系而无度地松懈,而自己还认为非常的松弛和自然)当然这个度自己还掌握不来,尤其是对生活动作的提炼,让其“特殊化”。最后几个表演没有通过,导演给的评价是“很真实,但不是舞台动作”,呵,自己的思考是如上的结论。
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在聊天,聊到很多认识的人都是因为永琪才接触话剧的,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