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电影《唐山大地震》即将公映。导演冯小刚说,如果电影成功了,编剧有一半的功劳。这位“功臣”就是该片的编剧苏小卫。
苏小卫这个名字对于观众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她创作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
、《生活秀》,却部部为人们耳熟能详。其实,这些电影署的都是她的笔名“思芜”或“秋实”,苏小卫的丈夫就是执导这些影片的导演霍建起。“署笔名主要是希望别人忽略我们的夫妻档,算是低调的尴尬,尴尬的低调吧”,她解释道。而《唐山大地震》在大荧幕上还原了她的真实名字。
回忆起接到剧组邀请,是2013年的春节。当时制片方已考虑得很成熟,就是要改编小说《余震》,苏小卫要做的就是用电影语言把故事讲出来。“有了小说《余震》,电影就有了一个坚固的文学支点,它既有电影所需要的悬念和冲突,也让这个电影冲出了灾难本身,将一个经历灾难后的家庭呈现在观众面前。”
原著中的一个情节成为影片切入的关键节点:地震中,姐弟俩同时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而母亲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个,妈妈选择救了弟弟,而意外获救的姐姐心里从此打下了一个难解的结。“这就设置了悬念,观众想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情绪自然就跟着故事发展走下去了。”
但苏小卫并没有局限在原著的框框里。比如原著中,方登遭遇了继母病逝、继父性侵犯、丈夫移情别恋等诸多不顺。相比之下,电影剧本少了那份阴暗残酷,温暖了许多,“电影毕竟要让人看到希望,给人温暖慰藉”,苏小卫说。剧本对人物线索也做了改动:小说以姐姐治疗心理创伤的过程为线索展开,剧本则同时描写了母亲、女儿、儿子三个人的生活。苏小卫说:“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影片的主题。一个家庭的几个人物因为灾难导致生活失衡,他们的感情纠结着;而剧中人物命运变化的同时,又包含了32年的时代变迁,形成了更加宏阔的电影格局。”
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几度赴唐山采访后,苏小卫拿出的第一稿,就让初次合作的冯小刚惊喜了一番。“小卫的剧本有感情,台词特别扎实。尤其母亲李元妮这个人物的每一句话都特别接地气,有烟火味。”
当然,两个各有成就的创作者合作,难免会有“碰撞”的时候。在修改剧本的过程中,经常是苏小卫提出A,冯小刚就想到B和C。比如说电影中儿子方达回唐山要给母亲买房子,苏小卫原本写的是迁坟,但冯小刚觉得买楼的细节比较好。虽然有时想法不一样,但苏小卫与冯小刚却找到了相处之道,从来都是以礼相待,有商有量。
从这一点来讲,苏小卫认为自己十分幸运。她说:“近年来,很多商业大片的创作都是由多个编剧接力完成的。有人说这是产业化的创作方式,但对编剧来说有些无奈。而这次《唐山大地震》的创作,虽然大家的意见也不是完全一致,但还是彼此信任的。”
“我不是专业搞编剧的,只是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入行十余年,获得国内外几十个奖项,身为广电总局剧本中心副主任的苏小卫仍谦虚地自称“业余”选手,但她的创作态度却从来一丝不苟。“我想让观众透过电影真切地感受到剧本的体温,就必须燃烧全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