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甄子丹:文武双全 只差“劫富济贫”
出道近30年,40多部影视剧作品。与成龙、李连杰几乎同时期出道的甄子丹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漫长蛰伏期之后,终于凭借与叶伟信的合作打开了自己的成功之门,而后迅速攀升,入列国内一线功夫明星行列。在成龙、李连杰勇闯好莱坞势头良好的当下,甄子丹毫无疑问成为功夫明星进军好莱坞的下一主力,在星路逐渐平坦明朗的当下,甄子丹是否已经准备好了下一番的晋级之旅?与好莱坞一线明星相比,他还缺少什么?
优:告别文戏零分的尴尬
很长一段时间,甄子丹似乎都逃脱不了“文戏零分,武戏满分”的尴尬。2006年,甄子丹与叶伟信的第二部作品《龙虎门》上映后,香港电影研究者魏郡子提出这一说法,让《龙虎门》的票房备受打击。那时的甄子丹刚通过和叶伟信的《杀破狼》崭露头角,希望通过《龙虎门》再升一个台阶,这一当头棒喝让他险些招架不住。
四年以后的2014年,李连杰收起了拳头出演了《海洋天堂》,成龙在他的好莱坞系列产品之《邻家特工》里也继续发扬着个人风格。内地片场中,甄子丹与叶伟信在多次合作后培养出了默契,《叶问》终于让甄子丹“熬出了头”,在看了十多年的成龙李连杰后,“甄功夫”的新套路成为观众们的“新宠”,其稳固和强大的票房号召力逐渐形成。但也就是在2014年,《精武风云》的上映却又让业界提出了一个疑问:离开叶伟信,甄子丹还灵不灵?
事实上,离开了叶伟信的甄子丹在《武侠》中的表现有目共睹,在长达数秒的脸部特写中,他眼神中的情绪越来越清晰与饱满。除开导演陈可辛对他文戏的高度评价之外,影评人和媒体也渐渐“释怀”。就像他所饰演的陈真将东亚病夫的招牌踢飞一样,甄子丹终于告别了文戏与武戏的纠结,晋升到有演技的功夫明星的段位。
良:好演员不等于好明星
似乎因为被几乎同时出道的成龙、李连杰风头压得太久,甄子丹太专注于接戏、演戏。2010《叶问2》、《锦衣卫》、《精武风云》三部打戏让甄子丹的武打风格反复被记忆。而2011的《最强囍事》、《关云长》、《武侠》三部电影三种类型,让他的戏路更加宽广与多元。
但演员只是明星的一个侧面,好演员不等于好明星。离开了电影、电视剧,作为公众人物站在大家面前的他们,一言一行都举足轻重。用百度新闻搜索甄子丹,绝大部分文章写的还是他的戏,仅有一小部分关注于他的家庭生活、出的新书和公益代言,可惜比重不大,分量很轻。其产生的效果是,我们脑海里的甄子丹成了陈真、叶问或者关公的港版代言人,离开了大屏幕,他的个人形象并不十分鲜活。你很难想起他做过的其他事情,但这些却至关重要。虽然演戏是甄子丹的主业,但他同样也是公众人物,同样也需要有商业价值。如果让那些不爱看电影,甚至不爱听八卦的人也能记住你了,你的商业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而当我们说到成龙,谈到李连杰,即使不说他们的戏,不是他们的铁杆粉丝,他们也一定会有足够丰富的侧面被我们想起。
中:慈善发力不足
“低调做人,高调拍戏”,甄子丹似乎想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证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然而,围观国际一线明星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本职工作”早已不再只有演戏这么简单,个人品牌的全面塑造才是他们的主攻战场。而慈善作为提升个人美誉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以及超高的“投入产出比”早已经被他们验证了无数遍。明星产业说到底也是“口碑行业”,要想有票房号召力,不仅要拼演技,还要比人品,“德艺双馨”的艺人观众更愿意买账。可惜的是,甄子丹近年的慈善动作却并没有做得很深入,还停留在“呼吁”、“出席”、“代言”、“参与”这样形式化痕迹较重的方式上。最近出了一本新书的他宣称要拿版税做慈善,但毕竟有商业元素而显得诚意不足。
同样作为功夫明星的成龙、李连杰显然在慈善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他们早已跳脱传统形式的“明星慈善”套路,成龙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成龙慈善基金会,李连杰有壹基金。他们曾在不同场合说过八个相同的字:“亲力亲为、回馈社会”,这是他们参透的真理,也是对自我定位的一种领悟: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如何反哺于社会是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