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演离大师有多远
在每年的贺岁档中,我们会看到中国最主流的导演,以及最想出人头地的那些导演,张艺谋的片子从无法公映到成为贺岁档的主流,用了也不过几年时间。但是因为他曾经拍摄的《活着》和《红高粱》,他偶尔会被称为大师。
如果我们翻开詹姆斯-卡梅隆的介绍,曾经创造了18亿美元票房记录的 《泰坦尼克号》,以及正在不停创造票房历史的 《阿凡达》,他也只不过被称为著名导演,或者杰出的商业片导演。
中国人对头衔和奖项最为重视,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奥斯卡奖都成了中国人的“心头恨”,而“电影大师”更意味着在电影领域的卓越,那么大师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什么人是电影大师呢?电影大师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意即比武定胜负易,而以文会友则难分高下了。后半句好懂:拳脚之下见功夫。而前半句则要有前提,是要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
于是我们知道了,张艺谋、陈凯歌曾经离大师很近,但是因为贺岁档,因为要票房,因为要市场化,让他们离大师越来越远,而冯小刚这样摆明车马要争票房的人,自然“迎合”比“抗争”多,就离得更远了。
什么是大师谁是大师?
按照通常的理解,真正的艺术家都是重视人的终极关怀的,反映心灵是电影艺术家应该追求的方向,能拍出内心深处的东西是一个导演真正值得骄傲的所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把这些东西传递给观众,影响到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界定,创造了N个票房纪录的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顶多被人称为卓越的商业片导演。
举个例子,很多电影人都受到黑泽明的影响,中国顶级的导演张艺谋就说过:“黑泽明使我明白,当走向外面世界时,要保持中国人自己的性格和风格。 ”
日本“武士”化身的黑泽明在他五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31部影片,是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他引导了整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艺术潮流,被誉为“东方的启示”。而他依靠外国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影子武士》的拍摄。弗朗西斯-科波拉在他的好友乔治-卢卡斯的帮助下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刚刚拍完《星球大战》的卢卡斯称,自己的灵感来源正是黑泽明的作品。
中国谁最接近大师?
在中国顶级导演的名单里,很多人曾经接近过这个“大师”封号拍摄过《猎场弥撒》、《小城之春》的著名导演田壮壮20多年前放言说“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观众看的”。而他最新作品《狼灾记》,仍然让人感到晦涩。
田壮壮曾经说过:“再商业的电影到我这儿,最后也都不商业了。”确实,他的电影并不适合所有人观看。其实除去早年的应景之作《摇滚青年》,《狼灾记》应该是田壮壮最接近商业的一次,魔幻、战争、情欲……这些都是足以吸引观众买单的商业元素。从实际效果来看,田壮壮还是谨慎地将商业化成分控制在一个不淹没影片的人文气质的限界之下的。
但是他引以自傲的“不商业”并不意味他就是大师。实际上在黑泽明执导的众多影片当中,绝大多数占据了当时票房榜的前列,而且他广泛地影响了他的观众,比如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到此我们只能佩服田壮壮导演的这份对艺术的坚守,都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只不过这个方向是对是错,无法言说。如果50年后观众有看懂的那天,我想会有人找到田壮壮,向他忏悔的。但是今天没人会忏悔。
而陈凯歌曾经拍摄过《霸王别姬》、《边走边唱》等艺术片,其中《霸王别姬》更成为艺术、商业结合最佳的作品,拿奖无数,可惜这也成了陈凯歌的最巅峰之作。
张艺谋更是如此,在《活着》之后,他再无佳评,到最后他干脆向商业极度妥协,成为“向大众奉献欢乐”的导演。看两个人近年来上映的影片时间,都集中在了贺岁档,如《英雄》、《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和《无极》,都成了商业大片的代表作。
现在还在坚持的年青导演,比如宁浩和陆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将走着与张艺谋和陈凯歌等前辈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是至少他们现在还不是大师。
有人评价说,张艺谋一定程度上接近过大师,但是他不是大师,他放不下观众,他没能在艺术追求上勇往直前地追求下去。刚出道他就以他独特的构图和夸张的色彩吸引观众的眼球,他迷恋观众的赞叹,这是有意识的追求,这也是他的电影一以贯之地把视觉冲击力作为他的美学追求。
张艺谋本人可能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但他无意于表达他的孤独与痛苦,他太理解观众对于他的重要性,他太明白他需要成为观众的焦点,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目前很多导演都是这样的理解,因为他们耐不住大师的寂寞,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这是危险的。
但是,因为张艺谋对艺术追求的不彻底,因为张艺谋的妥协,所以张艺谋的不令人满意,张艺谋的不优秀,张艺谋的热闹都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在我们的贺岁档中喧嚣无比,伪大师们依次出现,成就了高票房,却无人慰藉心灵。
张艺谋倒说过一句大实话,他不乐意承担崇高。也许等中国电影市场膨胀到100亿票房,真正达到多元化时,大师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