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著名教授对话当红导演 让你知道什么叫表演
林洪桐教授:你提出的“让角色具有演员的魅力”、“让演员首先完成从‘自然人’到‘艺术人’的转化”、以及“演员新的打分法”等创新观念对表演创作和表演教学都很有启迪意义和应用价值。实际上它也完全符合表演艺术的基本规律,表演艺术的核心课题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 ,目的是塑造有魅力的艺术形象。而这一对矛盾中,演员是主导的,是“我” 改变了“我的一切” ,而“我” 又按“角色的一切” 体现出来。因此,充分发挥演员白身的独特魅力并将其和谐地注入角色则成为创作的一个关键。你用你独特的方法抓住了这个关键,创造出一套通过实践证明行之效的方法,这不论对表演创作实践还是教学实践都是极其宝贵的。
赵宝刚导演:我前边提到的给年轻演员有两种打分方式,一种是100分分成五份儿,形象占20分,个性魅力占20分,表演占20分、剧本(人物)占20分,导演占20分。凡够70分的就全红了,不足的就同瞎了。
拿表演说,去掉剧作与导演的因素。先说女演员,33.3,拿巩例举例,形象25分、个性魅力25分、表演20分,这就70分,必成无疑。拿100分的说法,分成三份,加上剧作与导演,必大成。拿男演员来说,如葛优,演技25、个性魅也打25,形象差些,20也够了,成了明星。这个公式我经营尝多年够70分的全成了。拿公式衡量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如黄晓明,当时演技勉强够20分,当时的个性魅力绝对有缺陷,打15分,后来改变了,成了。形象陆毅形象没问题,个性魅力也行,两项力加起来怎么也有50分,演技怎么也打个17、18分,成了。
将这种打分方法移植到教学,一个班20个学生,19个学生好一个学生打分,无记名投票。70分就成事了。那么你缺什么,毛病是什么?现在教学上来就教表演技巧,绝对不成。我认为第一课应该认识自我,你怎么做一个有魅力的人、有魅力的演员,然后再谈表演技巧。所有的优点所有的缺点你都得知道,首先要将坏的都去掉。剩下都是好的,你拿这些好的去创作,自然会好。我看过一部英国表演教学的片子,共中就有自我认定这一门课程。可是影观拍摄没有那么长的时向做这一件事,只能化不划一个月的时间。
老演员实际上问题更大,因为成名了气盛了。用这套方法不行。我发现难成才的演员都胆小,胆大的演员都成事了。凡是我让演员演些个有挑战角色,实际上大部分演员和明星是常态式表演或习惯性表演。第二他塑造人物时往往不靠人物靠自己。拿陈宝国作例,凡是他演的角色靠人物的都成了,靠自己的都较差。鲜嫩感(新鲜感)挖出来了,第二部、第三部戏往往失去了鲜嫩感。江姗就是典型的例子。《过把瘾》里,我对她的魅力挖得差不多了,一再重复就没有那种鲜嫩感了。由于导演的原因,没全力去挖掘她,环就更弱了。江姗老想演贵族啊,贵妇人啊!我跟她说,别演,因为你天生就是演小人物的演员。她现在找准了自己的创造的轨迹。
现在我们公司准备在全国挑十个女演员、十大男演员,我亲自招生培训。打智慧分、演技分,够50分才要。制定一套教学方案,全是表演专业课,没有文化课。不收学费,赌未来。签约后,获得效益后回报公司。准备与张国立的美视学院合作。教学质量牵扯生源问题。我们采取很多新措施,如不收学费、不考文化课、另外,不是同一时间招生,我们已经从拍片实践中攒了一些人才。从拍摄实践中发现的人才、生源更准确更可靠。都是社会上攒的,虽没学过表演技能,但他的分必须够正能成才的50分,加上再补充补充就成材了。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专业院校的表演教学完全不同。教学讲效率,火车站的练习如何号让演员更快成材。力促改革。现在招生招不准。尤小刚招的学生收学费,利润假设100万,我招二十个学生,不收学费,反而投入100万,但如何操作好了,能赚500万。因为目标是培训尖子明星。立足改革,多条渠道培养演员。英皇学校招一百个学生。拍电影中逐渐地招生。还想安排开扩眼界课。
林洪桐教授:斯氏的培养技能课占满课时,应多元化,比如可以上实践应用理论课,上《茶馆》课,看《茶馆》话剧录像,讲茶馆学茶馆老演员的表演及传统等;如上《过把瘾》的课……总之,从实践及经典中学习。一个体系、一种摸式的教学制度要打破,要改革。
赵宝刚导演:凡是成功的演员,都是看世界经典电影大师电影成长的。我公司的演员要求看大师影片,反复地看大师,比如李小冉喜欢罗牛丽叶,就让她反复看她们表演的经典影片。消化后就变成自己的了。孙洪雷将经典影中大师的表演一部部地看,一部一部地研究学习,所以他必成功无疑。他十分重视体验生活,每接一部片子,演一个犯人,就让公司联系监狱,真住那儿深入进去体验,他演一个军人、老干部找一个军人、老干部,天天跟他呆在一块,他上班跟着去,他浇花,吃饭、聊天,也都跟着……捕捉他们身上的东西,然后化为自己的、角色的。平时他也十分注意观察积累生活。他审美能力,知道从这儿吸收什么,从那儿吸取什么,组成这个人物,塑造这个艺术形象。虽然还是孙洪雷,但他那魂是那个人物。他区别一个军人与一个流氓,他使人相信。这种区别出来了。而又都是孙洪雷创造的,又看出孙洪雷的个人魅力。这就是个好演员。
表演工作室分成三个挡次。第一拨,是明星,如陈小艺、宋丹丹、李小冉等;第二拔是重点培养,公司预计将来出得来的,公司培养你,给你组识戏,第三拨代理,挂靠,公司有权利选择你上公司的戏,他没有培养的任务。你没权利要求。或公司推荐戏。挂靠演员也有机会出来。如最近我重拍《夜幕下的哈尔滨》,挂靠的这位演员等了我三年,这回机会来了。你成了!如果成功就进入明星挡。演页如何划分呢?什么叫“明星价值”,让你站在门口,一人认识你,一千稿酬,十个人认识你,一万稿酬。你们出去之后,不要谈稿酬,因为你还没有价值,培养期。第二档里现在有二个女孩,一个男孩,稿酬达到二万五千一集,现在的影视作品靠一部就红了的越来越少,它有个市场,商业市场不可能让一个没可名气、没有经验的年轻演友去挑樑了。它需要明星效应来保证市场的成功。除非剧本特别好,导演特别好,你的素质又特别好。形成了导演要通过这部戏戏创造明星的格局。
教学方法可以左右一个学生,方法改变了可以弥补老师能力及审美上的不足,审美好的老师一般都却会出一些明星和好演员,这也牵涉到招生时主任教员的审美眼光,挑得准不准。崔这一个班好的原因,是开放教学。她吸收好教师,优势好,出的人才最多。一线二线都很多,值得研究,思维开放。 完成这个过程,我这儿,首先是剧本和人物,要先做好,比如,定位是青春题材,演员是谁还不知道呢。先要做这个框,我理解这就是教学模式,也就是你们教学中的戏剧框架。有这个演员进入我这个框架里,如何在这个框架里发挥演员的魅力。开始,我还不能指望演员。就如教学,有了框架招什么样的学员还不知道呢?好的教学框架,应该能保证好的教学。谁搁里边应该都能行。许多剧作家跟我说到本子都写成这样,没问题了。他是不符合我的意念,没到位还得改。编剧很辛苦,有的嫌我事儿多就不跟我合作了,但我必须这么做,我要保证各部门进入这个戏都能有好的发挥,特别是演员。好,现在演员来了,那么,谁搁在这里边最合适呢?就象你们教学中的招生。现在假设我们选择了孙松,告诉他,剧作导演都尽力了,做到的。现在就看你的能力了。能力强,形象好、气质个性好,表演好,放在我这框架里必红无疑。
陆毅在《永不暝目》中就是如此,肯定红。导演在创作中又给他加了分。陆毅在表演松弛上毫无问题,表演观念上也不成问题,缺的是性格因素与个性魅力,并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没意识到,这就要让他转变观念意识到并努力去做、去改变!改变多少就添多少分,最后达到85分,远远超过75分,必红无疑!
拍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时,由于种种实际情况内予选择了印小天,当时打的分比较低,表演弱,个性魅力也低,形象分也不高,当时我想用的演员都没有挡期,定了另一个新人,刚从一个戏下来,是个秃子,织了头套拍了一星期太假,只好换人。定了印小天,框架是好的,可以红演员,素质好的演员,谁放进来谁红。演员素质较弱,只可能小红。我必须给他加分,最后他成功了!现在是个偶像明星了。这取决于一个联接过程。我采取加分的方法是“打压式”。人到一定程度心情极度压抑、非常复杂的一种心态。可印小天没有这个意识,他的表演也达不到这个境界。一拍就“演” ,很假。“打压式” 就是把你的缺点问题都摆出来,你只要带到表演创作中去我就开骂,最后,他就不敢演了,心情就紧了变得非常的压抑。到现场就叹气。这就是人物的心强状态。一种极不舒服的状态。他一见导演就恐惧。我心理明白,他想成名,受多大的罪他都得演,因为是你爱表演,爱这次机会。这就是人物的内在心理状态。你必须去做。到什今程度呢?有一天拍戏找不到这个人了,上哪儿去了呢?家里打电 话,朋友那儿找,都没有,消失了。夜里一点回来了,问他上哪儿去了?他说在天安门广场坐着。为什么?他说,太压抑了,一见导演就害怕,每天做恶梦,梦见你一张峥宁的面孔!我非常生气,想换演员,大家求情,留下了。我跟他跟说,为什么这么做,你体验没体验到韩丁戏里的心情是不是跟你现在的一模一样,他突然豁然开朗,后边的戏拍顺了。于是他记住了人物的感受,把”演戏”给忘却了。所以他成名了。他以后的戏未达到这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