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深度对话之张仁里教授对表演朗诵技巧的精彩解答(一)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表演教学工作40余年。曾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表演系59、64、73、80班班主任,培养出姜文、吕丽萍、刘斌、丛珊、岳红等一批著名演员。1989年应新加坡艺术剧场之邀赴新加坡讲学半年,在新加坡出版《演员技巧基础知识百题集》。1995应台湾艺术学院讲学半年。生:老师,关于朗诵方面也给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要准备三篇作品(散文、诗歌、寓言)?为什么不集中准备一篇?念得更好一些呢。
师:考试时确定考生需准备好朗诵三篇作品是有根据的。三篇作品属不同的文学体裁,除了检查考生口齿是否清晰,普通话是否纯正,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如何?还要用以测试考生不同的三个方面的素质和才能。譬如拿“散文”来说,它是不押韵、不重排偶,有别于韵文的散体文章。(如小说及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也统称为散文)。它的特点是对某些生活事件的描述比较细致、生动,感情起伏流畅,并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因此,在考生朗诵的散文中可以看出考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的能力,情感表达的连贯性和细腻程度。假如该考生在朗诵散文时都把内容念得疙里疙瘩地不顺达、不通畅,感情又飘浮在词句的表面,显得虚假而不真实。那么,在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中他(她)更难念得流畅、通达,和念得情感朴素、真实了。演员将来创造人物时要把人物语言变成此时此刻我(角色)自然而然需要说的话,而且说话时感情顺畅、饱满,不做作,不装假,这种能力在散文的朗诵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生:噢!原来规定考生要朗诵散文还有这些道理。可是,散文种类繁多:有杂文、小品、报告文学等等;它有抒情的、有议论的,也有叙事的。我们怎么选择才好。
师:在选择散文材料方面,你说的都可以,没有哪种好、哪种不好的区别。但是,一定要选择其内容为朗诵者所熟悉的、理解的,其描述的文笔、情感的表达为朗诵者所喜爱的好作品。因为“熟悉”和“理解”才可能喜爱,因为喜爱又可能加深对其“理解”,并能在朗诵时使自己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不要一味追求“名著”,有些作品描写的是过去时代的生活或外国人的感情,写的虽然好,但年轻人不一定熟悉和理解。要念好这样的朗诵材料,需花大精力去学习、研究它,不然,将事倍功半、弄巧成拙。这一点考生需要注意的。
生:由于我们时间有限,平时对散文、诗歌、寓言阅读得又少,所以到了临考试前就有些抓瞎,往往抓一篇著名的作品背熟就行了。据我所知,我们考生中不少人是这样做的。
师:考试材料与平时挑选阅读、欣赏材料不同。考试材料的选择除了我上面所说的内容之外,还要适合考生本人的特点。一个长得又高又壮、显得很成熟的小伙子选了一篇很有儿童情趣的材料,比如:柯岩老师的诗《帽子的秘密》,假若他又体会不到那种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的感情,朗诵时很容易给人感觉他在装小孩,不纯真了。当然,我只是讲了一般情况,并不是说凡看上去又高又壮的小伙子绝对念不好这首诗篇。我本意是选择考试的朗诵材料要尽量从个性上、形象上都能适合于朗诵者,这样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即使很有经验、很有名望的优秀演员,他们也不是任何角色都能演得同样成功的。有的名演员偶尔演了一个和他(她)个性、形象不一致的角色,尽管他(她)十分努力,但观众并不认可的例子也非个别,这不能说他(她)不是好演员,只是说这个人物(材料)不适合他(她)的创作个性和外部形象。我不知道说清楚这个问题没有?
生:清楚了,我懂得您的意思,而且对我们选朗诵材料时很有启发。那么,在选择好朗诵材料后,在准备时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师:要好好理解这篇材料的内涵。要是连材料都没有读懂,更谈不上如何朗诵好的问题,自己昏昏,怎能使观众昭昭呢?所以要反复钻研,理解之后要赶紧把它背熟。因为背熟之后你可以不再把眼睛盯在书上,思想从书本上(刊物上)解放出来,随时随地可以琢磨、咀嚼它。假使有条件、有可能,向作者当面请教,了解作者创作意图和思路,会有很大启发的。再能得到别的有经验的老师指点,使得你能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涵义,这会加深你对内容的感受。
生:老师,能不能再说得具体一点,我们如何去准备朗诵一篇散文?
师:艺术创作不像工业品生产,可以用某些规格、流程去规范化的。我只能举个例子来作些启发,以求能取得触类旁通之效。
生:好的,好的,老师的意思是要我们从中领悟其精神,学习其方法,而不是要我们去摹仿、照搬。对吗?
师:对!创作是一种非常复杂而精细的思维活动,同一个人,在对待不同作品的创作中都会有许多不同。有的因为熟悉其中的生活竟顺利得一蹴而就。
生:老师,我懂了,您放心地讲吧。
师:王明亮老师写了一篇散文,名叫《山里的桥》。他以回忆的口气说到那座他们上学时必然经过的窄窄、矮矮的小桥。每天早晨,老师总是在桥头接学生们上学,黄昏,护送学生们走过小桥回家。夏天雨水打滑了桥面、冬天桥上结了冰,老师更是搀扶着甚至背着学生过桥,日日月月、年年岁岁如此。使作者难忘的一天是老师在背他过桥时摔倒了,眼镜也摔坏了。第二天老师一步一蹭地走上讲台时,眼镜上贴着胶布。在毕业那天,学生们站在桥上和老师告别,作者突然发现,老师的背弯了,也弯成了一座桥。作者此刻突然领悟到:学生们是从老师的“这座桥上”走向山外,走向了智慧和成熟。
生:啊呀!多么生动、深刻的一篇散文!
师:是呀,全文算标点符号也才二百六、七十字,可是凝聚了多么浓厚的情感啊!作者从每天上学必须经过的这座又窄又矮的小桥谈起,很自然地引到了人——老师。他每天在这座桥头接学生、送学生,风雨无阻,岁月沧桑。头发白了、腰弯了、人老了,可是学生们成熟了、成长了。仅仅几笔,就勾画出了一个“孺子牛”的高大形象。像这样的散文考生们是应当容易理解的。
生:不经过技巧的处理,哪怕念得不太好,只要念出来就很生动,因为写得非常精炼。
师: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戏保人”,材料好,会起事半功倍之效。对于这样的材料,考生应把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老师们为了学生呕心沥血的事情都集中起来想一想。那怕并非教过自己的人,但属于老师辈的人,以至于自己的亲属、长辈,只要是听来的,或从书上读到的都行。这些人和事因为和你有关系,最能引起你对他们的敬重和思念,最能激发起你对他们的爱戴、感激之情。这就从理性的领域到情感的领域接上了与作者所写这篇材料的“通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理性地懂得了这篇散文是不行的,要在每句话中注入你(学生)的真情实感,你自己不激动怎么行呢?自己要激动,只有把自己的类同的体验(包括在书中读到的或亲眼见、亲耳听到的感受)“复活”起来,再朗诵起来就生动、形象了。这些类同的体验可能远没有王明亮老师在《山里的桥》中展现出的那么激动人心、那么具有崇高的美,但它是属于你的,它能使你砰然心动。你和作者为同类事情而激动,两颗心不跳到一起了?这就是你体验到了作者在散文中的感情。有了这一点,你就具备了朗诵好这篇散文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生:可是我们当中有的同学与老师的关系不甚融洽,他体会不到老师这种呕心沥血的精神怎么办?
师: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求一个演员要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就是因为他(她)担负着创造美、创造高尚形象的任务。演一个不高尚的人,也是为了去衬托另一个高尚人物的形象。从这个任务来说,无论演那一种人物,演员都要有较高的思想情感修养。一个对老师都尊重不起来的学生,能指望他(她)创作出美好的艺术形象来吗?于是之老师你听说过他吗?
生: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他创造《茶馆》中的王利发这个人物,在国内外都闻名的。
师:对!他就说:“演员必须是忠诚老实,敢爱敢恨,他的心应当是透亮的,他的感情是可以点火就着的——指正确的感情,不是那邪火。凡是对生活玩世不恭、漠不关心,就不大能够演好戏。玩世不恭的演员,大约是连玩世不恭的角色也演不好的。”这说的是要学当一个演员,必须先学会做人。我不是说和老师关系不融洽就是“玩世不恭”,这有些扣大帽子了。因为于是之老师在此说的是成熟演员的思想情操。但是,想当演员的年轻人也要有一定的思想修养,这是于是之老师话的精神。
生:这就是说:我们想当演员的学生应当从小就培养一种好的思想作风。
师:是的!老师也会有缺点、犯错误,所以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并不是说师生之间一有矛盾就一定是学生的错,但“尊重师长”是学生必备的品德,否则,这篇《山里的桥》是念不好的。越是负责任的老师就越容易和某些学生发生矛盾,因为老师的教育管理使某些学生感到拘束、不自由,为此师生关系上才产生某种不融洽。但这是暂时的,当学生长大了、成熟了,明白了老师的苦心,他(她)会加倍地敬爱这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