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深度对话之张仁里教授对表演朗诵技巧的精彩解答(二)
张仁里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表演教学工作40余年。曾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表演系59、64、73、80班班主任,培养出姜文、吕丽萍、刘斌、丛珊、岳红等一批著名演员。1989年应新加坡艺术剧场之邀赴新加坡讲学半年,在新加坡出版《演员技巧基础知识百题集》。1995应台湾艺术学院讲学半年。生:那从思想和情感上接通了和作者的“通道”,下面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面说话,一面在内心里相应地出现有关“形像”。例如我说到母校,脑子里就映出母校的大门、操场、教室。我说到自己的班级,脑子里就出现全班(自己最热密的)同学的身影、姿态。我说到某某老师,在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该老师的形象,他(她)在讲课、走路、聊天等的状态,对不对?
生:对,的确是这样的。而且,我在心里所浮现的这位老师的样子,一定是他(她)经常如此,或者曾经给我印象最深的某种样子。
师:在表演专业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内心视象”。有了“老师的内心视象”,你说到这位老师这样或那样时,心里就有了根底。说起来既“目中有人”,也会显得自信、真实。
生:这个“内心视象”怎样建立呢?我要是朗诵《山里的桥》这篇散文时,我没有见过那位老师呀?
师:那不重要,作者也不一定是专写的某一位老师,恐怕也是综合了在生活中给他教育最大、印象最深的一些老师的形象。在这篇散文中的“老师”,已经是一个艺术形象了,是生活中许多类似人物的概括和综合的典型形象了。所以,朗诵者在朗诵时要把自己在生活中印象最深、受教育最大、最感动你的人综合、概括起来。也许其中有小学某老师的影子,也有中学某校长的影子,还可能有父亲、母亲的影子。在内心里确定以某位老师为代表,在他(她)身上集中了我对上述这些长辈的感情。因此,当朗诵者在心里升起这个人物形象时,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这是念好这篇散文的关键。然后,你再想象一下那座小桥是怎样的,酷暑和严冬中老师背着你们是怎样过桥的,摔伤后的老师又是怎样走路的,毕业时,老师怎样弯着腰在桥头迎风送你们的想象得越多、越具体越好。想着想着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再念这篇散文时情感就会自然地流淌。
生:啊呀!朗诵这短短二百七十多个字的一篇短文,要化这么大的力气!
师:以上是对作品理解和体验的准备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就要讲究表现了。念到哪儿应该停顿一下,念到那儿声音应当提高或压低,那儿该换气,那儿要一口气冲下去,都要有所讲究。这些不能在理论上作死规定,而是因人而异。即使确定了抑扬顿挫的某些表现节奏,在朗诵时还应随时制宜。朗诵者会感觉到听众席里鸦雀无声,这时停顿可能稍作延长。若听众席里反响强烈,你的声音可能要提高一些,随机性、灵动性很大。
生:懂了,“师父领进门”,这就要看“修行在个人”了。
师:艺术创作是相当复杂的,古人说“艺无定则”是有道理的。不过,我在如何进行“散文”的准备工作中谈得多一些,后面再谈“诗歌”、“寓言”就简便多了,因为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生:好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让考生朗诵“诗歌”呢?
师:“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不同于“散文”的艺术特色:它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说每一首诗都是在作者热情洋溢、情感沸腾之中写出来的。它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想象丰富而活跃,语言凝炼而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因此,朗诵诗歌就不像朗诵散文那样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朗诵者也要有诗人那样的激情和想象,那样强烈地表现其情感的爱憎。一个对周围社会生活漠不关心的演员;一个对事物美丑没有鲜明态度的演员,要想念好一首洋溢着沸腾热情的诗歌是不可能的。
生:那就是说:在诗歌的朗诵中要考察考生对生活的热情?
师:对,但是我说的不是在朗诵诗歌时需要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不能仅仅从外部技巧上去理解“热情”两字。只有充分解读了这一首诗的内涵,并对照朗诵者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找到了与作者思想情感的“通道”,再从朗诵的语式语调、节奏速度、呼吸气口等方面加以处理,才能起到神形结合、相得益彰的效果。
生:今天听了您的讲解,朗诵要先理解内容,而且要用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来解读它,然后在对内容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再去寻找相应的表现形式,何处该缓、何处该急,安排好抑扬顿挫。这一点对我印象最深刻。
师:是的,不能离开了对内容的理解而空谈如何表现,空谈语气上应该怎样强化呀、弱化呀,这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谈不明白的。例如臧克家的诗《有的人》,一上来就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话涵盖了从古代到今天,人民对一些社会人物的评价。为什么会有那么不同的评价呢?作者又用了两句话:“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多么明确、洗炼,诗歌的高度凝炼、概括可见一斑了。在那儿应该停顿时间长一些?在那儿该短一些?不看内容行吗?当然,年轻人阅历少,若理解这类诗有困难,可以选自己容易理解的。但是,每句诗的后面一定都饱含了作者的丰富感受,朗诵者也要用相应的许多实例(形象化)来充实它。这样朗诵起来就能情随意转,顺流而出。
生:我们要是选一些古诗可以吗?
师:只要能理解得深刻,当然可以。但古诗更加凝炼,平仄规矩很严,年轻人对古诗的某些背景不一定了解得透彻,朗诵技巧又缺乏。因而,在选择古诗作为朗诵材料时应当慎重。否则,四句古诗,什么还没有念出来就结束了,让观众怎么来评判呢?
生:噢!我懂了。那么,这样来考察一个考生的内部素质该很深入了,为什么还要朗诵“寓言”呢?
师:入学考试项目中“寓言”朗诵是很重要的一项。一般地说,“寓言”是借“物”(物体、动物、植物等,也有用人物的)来讽喻社会上某种人、某种习俗、某种思想。因为寓言所具有的讽刺特点,故事简单,“人物”(亦指拟人化的有生物和无生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幽默。演员是要创造人物形象的,在“寓言”的朗诵中正好考察学生有没有轻松、风趣的幽默感?有没有较强的“形象感”。这些在“散文”和“诗歌”中不易考察得清楚的。演员在朗诵“寓言”时要把其中讽刺的“对象”(人物)维妙维肖地刻画出来。为了使这个形象显得狡诈或愚蠢可笑,关键之处还应适度夸张,这是寓言的体裁风格所决定的。像克雷洛夫寓言《乌鸦与狐狸》中,狐狸是一个拍马屁的能手,它说假话能说得比真的还要“真”。为了骗得一块乳酪(一己之私利),不惜出卖自己的品格。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中还少吗?而这种人的“阴谋”所以能得逞,因为有爱听奉承话的“乌鸦”。在阿谀奉承面前连骨头都没了份量,这样的人也随处可见。用这种讽刺的隐喻来鞭挞他们一下,让听众中在笑声中获得教益,这就是寓言的功能。
生:“幽默感”对一个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吧?
师:当然!有“幽默感”的演员是很受观众欢迎的。但是在一篇“寓言”的朗诵中不一定能把考生的“幽默感”完完全全地展示出来,只能了解一个大概。不过要把寓言中风趣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需要考生的松弛和即兴的创造能力,需要考生在表达时的大胆和直面观众的勇气(不能怯场)。这些对观察考生都是重要的。表演与朗诵的考试话题我只能讲到这里了,只能起到引引路的作用,重要的是“领悟”其精神,而不能“照方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