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林
本报讯 日前,《中国青年报》冰点人物,整版报道了甘肃作家马德林为“影视替身演员”立传的文章。一时间,最新出版、正在各大网站连载的马德林的作品《替身》和《红地毯之梦》,也变得更加火爆起来。
马德林,20岁之前还在甘肃靖远的山沟里,或帮父母务农,或在平川打工。十多年后,他在北京成了作家,成了影视副导演兼编剧。在一般人的眼里,太有传奇色彩了。网上留言的人扎成了堆。包括在家乡的老师,也将这篇文章贴到了自己的博客里。
昨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马德林本人。“很高兴接受家乡媒体的采访”,马德林说,“家乡的报纸父母容易看到,他们会很高兴。”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我看了,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替身演员’在普通人眼里,是一个神秘的职业。实质上,谁都知道他们是为明星而存在的,他们留下的只有背影。”马德林这样阐释他笔下那些经历“风霜血雨”的人物。
马德林曾经有过三四年“替身演员”的经历,目前仍在影视圈里打拼。“一是积累了很多素材,二是曾经一起做替身演员的朋友没了,所以有了动笔的念头。《替身》计划写系列的,5本,每本20万字、共100万字,让人们了解影视圈中的幕后英雄,同时让更多的年轻人不要盲目地进入这个圈,慎重选择,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当记者问及,你是否会做一个职业作家。他笑着说:“到目前为止,写作对我来说还是业余的。所以说,我不是一个作家。不过,我会一直写作。”马德林表示,自己是生在甘肃,长在甘肃,写一本关于家乡的书,是他最大的梦想。
本报专访
从文学青年到副导演
记者与马德林相约13日在电脑上连线聊一聊,没想到9时刚到,他就如约发来短信说已经上线了。记者夸赞他是个重承诺的人。他说,甘肃人实在,不玩虚的。我们的谈话从马德林离开家乡去北京开始。
记者张燕
记者:能否记得当时在报刊发的文章吗?
马德林:去北京之前写过很多东西,散文、随笔,也发表了很多,这对我去北京也是鼓励。记得第一次发表的文章有3篇,《黄米糁饭》、《棋中棋》、《地》,分别发在《甘肃日报》和《白银电视报》上。
记者:能记得当初到北京干的第一份工作吗?
马德林:是刷碗。因为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得想办法生存下来,就去打杂工,记得很清楚,一个月180元钱,但我的条件是希望饭馆能让熄灯前有些时间写东西,老板很好,同意了。
记者:去北京,父母是否支持?
马德林:来北京带了400多块钱,还是跟姑姑借的,但是骗她说是做生意,要是说来北京就没人敢借钱给我。父母并不知道,期间我给家里就去过一封信,家里人还没有收到。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在北京混出来,你知道甘肃人很执着。结果,我就失踪了3年,为此我母亲苍老了很多。如果现在说,我做过最对不起人的事儿,那就算这桩。所以,我现在每每回家,更多的是在父母身边。
记者:怎么想到做“替身演员”了?
马德林:机缘巧合,进了一家培训替身技能公司做监制,在那里接触了替身的所有训练。后来公司要拆迁,没工作了,朋友就介绍我去做替身。受武侠小说的影响,从小爱武术,在家里时就一直练,还跟村里的一些“野路子”的武术家学艺,因此仗着自己有点底子,就去了。记得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当时就休克了,同行用冷水喷,醒过来接着干。
记者:现在你的职业是什么?
马德林:2004年我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姜凯阳导演,一直就跟着他混了。现在是编剧兼姜凯阳工作室演员副导演,就是专门为剧组找演员、进行联系协调等。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决不妥协》、《旭果还有明天》、《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就是我担任副导演兼统筹。
记者:现在最满意的是什么?
马德林:我是老大,老二是妹妹,最小是弟弟,现在我都带他们来北京了,还都不错,弟弟现在做摄影师了,还有就是父母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