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演艺术中动作种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三)
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的相互关系的练习
为了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之间的关系,明确认识到舞台行动总是要受到规定情境的制约,怎样做往往是和规定情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随着规定情境的发展,舞台行动也会不断地变化。采用递增式的方式来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可分为:
a在何地———你是在什么地方,为了某个目的去做一件事;
b在何时———你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为了某个目的去做一件事;
c谁在做———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了某个目的做一件事;
d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何时何地为了某个目的做一件事,而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问题(这种练习将在舞台事件的训练中进行,因为它已经涉及矛盾冲突的产生与发展,实际上已经是规定情境的变化与发展了)。
必须指出,这绝不是说何时、何地、谁在做以及发生了什么事就可以把规定情境完全概括了。规定情境当然要比这种概括复杂得多,这样做只是从训练的角度提出来的。
上场练习(从哪儿来?)
练习开始前,可以在教室内的一侧布置一个门,或者是一块挡片,然后要求学员在做这个练习时,按顺序从门里或者是从挡片后走出来,但是在走出来之前必须展开想像,想想门后或者是挡片后面是什么地方?你在里面干了些什么?当你走出来时,必须通过你的行动让观众看明白你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
例如:把门里想像为宾馆的客房。自己在里面刚刚做完了 清扫工作,于是提着清扫工具从门里走出来。出来后,把挂在门把手上的牌子翻到“请勿打扰”一面,然后走下。
再例如:想像门里面是公共浴室。自己刚洗完澡,穿着拖鞋,一手拿着毛巾,另一只手端着放有肥皂和脏衣服的脸盆从门里走出来。出来后,用手里的毛巾继续擦拭着头发上的水,然后把毛巾放进脸盆,边走边用手掸着头发上的水。
每个同学做完之后,教师可以问其他同学是否看明白了他(她)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如果看明白了,这个同学就可以下去,否则他(她)就要再去想,等其他同学做完后再做一遍。
这一练习可以反复多次地做,让学员逐渐养成一上场就要想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习惯。
下场练习(到哪儿去?)
在教室的另一侧布置一个门或者是一块挡片,然后要求学员想像门里或者是挡片后面是什么地方,你进去要干什么?尽可能地通过进去前的行动让观众看明白你进去的是什么地方。
例如:拿着病历和挂号单上,边走边把挂号单别在病历上。走到门口,见门关着,先是侧耳听了听里面有没有人声,听不见,就试着轻轻地把门推开一条缝,往里面看了看,并把病历举了举,然后走了进去。
再例如:提着行李上,把行李放在门旁的传送带上,然后从口袋里掏出钥匙等金属物品,放在门口小桌上的托盘里,整理一下衣服,从门口走了进去。学员自己充分展开想像,按顺序进行这个练习。凡是练习做得让人看不明白的同学,必须再做一次。这个练习也反复多做几次。
布置环境练习
学员可以分为三至五人一组。让每组同学商定一个地点,然后利用教室里的布景、积木和大小道具,布置成他们所商定的环境,如卧室、办公室、候车室、饭馆、商店、公园、海滨、河岸、码头、山坡等等。商定好地点之后,要求学员认真地进行讨论,充分展开想像,把所商定的环境布置得非常真实,尽可能在所有细节上都具有特色,不要搞得一般化。例如:车站的候车室,是像北京站那样的大车站的候车室的一角呢,还是偏僻小站的候车室的一角呢?假如是个偏僻的小站,那么是东北的小站呢,还是南方的小站呢?是山区的小站呢,还是平原上的小站呢?总之,要调动学员的生活积累,充分展开想像,使所布置的环境具有生活的气息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