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新中国小剧场话剧的蓬勃发展史
新时期以来,与探索剧相伴而生的是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再度勃兴。
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中国最早介绍西方戏剧小剧场的文章是1919年宋春舫所写的《小戏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20年代,文明戏的堕落,使中国话剧界开始引入西方小剧场的概念,并由汪优游、田汉等人率先予以尝试。在南国社时期,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组织"艺术鱼龙会",演出了《父归》、《苏州夜话》、《潘金莲》、《名优之死》等小剧场戏剧。
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中国小剧场运动又渐趋抬头。1982年,北京人艺上演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它以多层面的人物心理展示,以及浓缩于一节车厢、一个夜晚、五个人物之间的故事,开启了中国新时期小剧场话剧的先河。在随后的几年中,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导引人们在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的演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跳出镜框式舞台,走向开放式舞台",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来实现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招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
1989年4月,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童叟无欺》、《棺材太大洞太小》、《火神与秋女》、《屋里的猫头鹰》等15台戏参加了会演,与会者还开展了学术研讨活动。这是在大剧场极度不景气的前提下,话剧人为坚守阵地、争取生存而进行的一次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其意义指向,主要是朝传统小剧场之先锋性与实验性回归。因此,无论是《火神与秋女》,还是《屋里的猫头鹰》,在时空转换、舞台调动等方面,均显露了鲜明的探索意味。
90年代以后,小剧场戏剧在京、沪地区发展迅速。1993年11月,北京举办了'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演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留守女士》、《大西洋电话》、《情感操练》、《思凡》等13台戏参演。与会者对小剧场戏剧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学术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此间小剧场话剧的演出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探索高蹈的艺术性的目的,已经让位于探索现实的社会人生的热点问题,以及戏剧与观众的关系等现实问题";二是"反商业化的特点,已经让位于顺应市场经济,在竞争中强化戏剧的机制";三是"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实验的锐气有减弱的趋势,而艺术创作方法中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写实主义倾向"。
1998年10月,上海举办了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节。有来自国内外的11台小剧场戏剧,如《办公室秘闻》、《崩溃》、《真棒》、《生存还是毁灭》、《super-per》等登场亮相,小剧场话剧的先锋性和实验性的特点,在演出中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