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考生应该知道的考试观念:要的是个性美
要的不是漂亮是个性美
演员不能只讲漂亮,讲的是个性、气质与形象的特点。演员应该走个性化的道路,如果演员没个性,表演生涯是长不了的。我国银屏上出现了一批“其貌不扬、其戏诱人”的出色“丑星”。从早期的姜文、刘子枫,到后来的谢圆、葛优、梁天再到如今的到梁冠华、傅彪、刘佩琦等,正如《沙鸥》导演张暖忻在她的艺术小结指出的:“今日的电影观众,对于银幕上人物美的欣赏要求,已和过去大不相同,纵观今日银幕,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们期待于电影明星的不是漂亮的脸蛋、迷人的媚眼,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貌未必惊人而有巨大性格力量的演员。”她还列举了一则令人思索的趣闻:“前不久,看到介绍苏联演员叶夫盖尼肯吉诺夫的材料讲道‘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肯吉诺夫的那仪表堂堂的外表,竟成为他进入电影界的障碍’。导演们担心他那宣传画式的出众的相貌会影响他成功地表现当代复杂的人物
招生时考官会特别意招一些有特点、个性鲜明的考生。演员专业的要求是多元的,市场要求亦是多元的,影视与话剧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是纷纭复杂的,它要塑造的人物也必然是各式各样,类型不同形象各异的。因此,在我们招生中,要考虑各种形象类型演员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形象特点及内在气质以及表演的素质,不是简单地以貌取人。外部美要考虑,而演员内在的气质美,性格塑造力的美,考官往往更看重。长得漂亮盹固然不错,但是生活里的美并不等于艺术形象的美。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生动、真切的银幕形象,是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理想、愿望、志和爱憎,同时,也反应着当今社会大众审美趋向的。电影艺术家总要给自己喜爱的人物,找到一个理想的外形和生动的面貌。这种外形的面貌反映着角色的独有的气质和性格,并能给观众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为观众认同的共鸣。所以选择那些符合角色性格和气质。这也是表演专业招生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对形象的要求从根本上讲是要有特点。总之,外形和容貌没有标准的模式。形象和气质是挑选演员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要做一个未来的专业电影演员,还要通过考试,考查考生有没有起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也就是常说的具备不具备演员的素质。
真实、自然是最好的。考试时考生们都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考官,于是有些考生就开始自我“装饰”,个矮的垫鞋跟,眼小的割眼皮,什么美容;美发一起上,化个新娘妆,盘个“鸡冠”头,不知这样把自己最真实、自然、质朴的东西给丢掉了,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还影响了考官对你的印象。有一年考试时,一位当过模特的女孩子面试时化了厚厚的浓妆,考官在无奈之下就让其洗脸后再考,妆后的女孩流着眼泪进了考场,此时眉毛也没了,粘的双眼皮也单了,皮肤也黑了、粗糙了许多,整个人情绪受了很大影响,考试发挥也不好,最后连复试都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