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辅导:文艺片与小众化表演
狭义的文艺片是类型片的一个片种,在策略上与那些外部特征鲜明的警匪片、战争片、动作片差异很大。广义的文艺片则指那些含有较多人文色彩的、艺术手法独特的、和其他类型片反差较大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电影。
在中国,文艺片也可以被称为知识分子电影。
中国的电影工作者——至少其中的决策层——都是知识分子。中国电影人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非常强烈,他们以知识分子的立场、观点、情感决定自己对电影的态度,进而选择拍摄电影的方式。这和外部世界对电影工业、娱乐业的定位殊为不同。在8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中的商业片蓬勃发展、前景乐观;但电影人知识分子的“良知”发挥了作用,在事实上扼杀了这次难得的电影运动,代之以知识分子气息浓郁的文艺片道路。知识分子是少数,知识分子的观点和感情也难为大部分观众所接受;文艺片的道路,到头来只能是一条小众的道路。知识分子们真诚捍卫的电影定位和观念,到头来令中国电影跌入了低谷。
知识分子负责给劳动人民提供人生答案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文艺片借助小众的认同和国际电影节的提携,继续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文艺片的导演们,虽然其中许多都是“去戏剧化”的鼓吹者,也发出过非职业演员的主张,但当具体的电影创作来临之时,依旧大多选择了职业演员,甚至是学院派的职业演员。
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姜文、巩俐、滕汝骏、李保田、马精武、曹翠芬、雷恪生、刘佩奇、章子怡、郑昊均为学院派演员,戈治均、何赛飞为戏剧演员。
陈凯歌导演的作品中,薛白、吴若甫、孙淳、谢园、黄磊、许晴、张丰毅、孙红雷、海清、黄晓明均为学院派演员,吕齐、王学圻、吴刚、葛优为戏剧演员。
霍建起导演的作品中,邵兵、宁静、赵之成、王锦鹏(千源)、胡军、李亚鹏、袁泉、赵薇、陶红、陆毅、刘烨、陈好、李佳、郭晓东均为学院派演员,王刚、陶泽如为戏剧演员。
贾樟柯、张元、王小帅、王全安、娄烨、张一白、张杨、陆川导演的作品中,成泰燊、李冰冰、刘琳、李小枫、余男、贾宏生、姜武、郭涛、徐静蕾、冯跞、宋佳、廖凡、蒋雯丽、郝蕾、曾美慧孜、王珞丹、陈建斌、李小冉、刘晓宁、伍宇娟、多布杰、亓亮、张磊均为学院派演员,朱旭、濮存昕、孙海英为戏剧演员。
在这些作品中,也有少量非职业演员出现,但和专业/职业演员的规模完全不能比较。其中或许存在一个道理:大部分情况下,只有接受过学院科班训练的演员,才能够完成导演独特的风格定向,哪怕那风格多么接近于生活表象——再造生活表象比强烈戏剧化的表演,可能更难,更吃演技功夫。
恰恰是职业演员们,实现了文艺片的表演风格追求。
文艺片需要文艺片的演员,需要文艺片的表演方式。文艺片产生了社会影响,演员们也产生了知名度。当中国商业片按照俗规则运行的的时候,知名度自然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指标。知名度不是万能的,没有知名度是万万不能的。于是,在文艺片中积累了知名度的演员,纷纷被引入商业片的创作,文艺片起家,商业片收获,成了许多以学院派为主体的青年演员的成长模式。
根本原因在于,畸形的产业格局,基本上没有给小成本商业电影保留存身之地。文艺片没有票房收益,还可以在国内外电影节制造声势;商业片过不了院线的独木桥,便血本无归。亏损的文艺片可能造就明星,赚钱的小成本商业片未必能够提升演员的知名度。于是,投身于低成本商业片的演员们往往断了进步的道路,起家于文艺片的演员们到可以堂而皇之地演出大型商业片,并习惯性地运用文艺片的表演技术演出商业片。
然而,文艺片的演出技巧,和商业片的演出技巧并不相同。文艺片的舒缓、恬淡、蕴籍、内心化,商业片的激烈、动作、浓重、外部化——天生就是矛盾。文艺片/小众表演,商业片/大众表演——区别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我们的演员,还不能在两者之间转换自如。于是,不少商业片中的表演,自然显现出力不从心的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