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部关于修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决定》(教育部第33号令)。其中,对界定和处理考试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作出了新调整。
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考生应尤其注意的变化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过去将手机关机后带进考场属违纪,非违规,而新规明确,只要将手机带进考场就属违规舞弊;第二,增加了对骗取加分政策行为的处理规定,考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被视为违规舞弊;第三,调整了对雷同试卷的认定标准,过去的规定要求在同一考场的同一试卷经专家认定为雷同试卷后就属于舞弊,新规定中则去掉了“同一考场”限制,提出只要同一试卷经过专家认定为雷同试卷后就属于违规舞弊。
另据了解,今年对违规舞弊行为的处理也会更严厉。例如,对严重舞弊的考生将停止其高考资格1—3年;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考生则会取消其1—3年内参加任何国家级别考试的资格。
国家出台贫困地区 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我市12个贫困区县404名考生将成首批受益者
本报讯 (记者 杨帆)5月22日,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教育部和发改委等部门已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今年起,我国将连续5年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安排1万名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统称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参与这一招生计划的院校主要为国家重点本科院校。
根据计划,我市有12个区县(自治县)属贫困地区,这些区县的考生符合条件者可填报专项计划志愿。今年高考中,我市有404名考生可望成为首批受益者。其中,包括304名一本招生计划和100名专科招生计划——一本招生计划由91名部属院校、106名外省属(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和107名市属一本院校招生计划构成。
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希望填报此专项计划志愿的我市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标准:拥有6年贫困区县学籍和6年贫困区县户籍。该负责人提醒,在这项要求中,6年学籍和6年户籍不得有间断。
另据了解,承担专项计划实施任务的高校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专业为主。该专项计划采取“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的方式,本科计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录取。
根据要求,定向招生学生入学时将暂时保留原户籍,在校学习期间不得转专业和转学;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可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目前,我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包括城口、巫溪、巫山、奉节、云阳和石柱等12个区县。
升学率有望达到80%左右
比去年增6%,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230466人
5月22日,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我市2016年高考报名总人数达230466人,比去年增加14038人,增幅达6.5%,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数据显示,这是我市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四年出现增长,而今年的升学率也有望增加6%,达到80%左右。
此次,报名考生中报考普通文理类的考生为211406人,比去年201738人增加9668人,增幅为4.8%。此外,除了高职单独招生和保送生之外,我市今年实际参加高考的人数为216543人。
近年来,在外省区市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背景下,重庆的高考报名人数逆势上扬,连续数年保持增长势头。有关专家对此分析认为,三大因素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一,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已度过了普通高中发展高峰,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普通高中招生仍在增长;其二,我市普通高中过去的规模相对较小,近年来随着政府投入加大,在校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其三,随着我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使得更多孩子能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撑使其完成学业。
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邱可认为,尽管我市参考人数持续增加,但家长不用担心升学率下降的问题。他说,重庆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增加后,我市一直积极向国家教育部争取增加招生计划。截至4月20日,全市高考招生的来源计划总计142919名,这还不包含保送生和艺术、体育单招、预科等,也不含计划录取之外的机动名额,计划人数比去年同比增加20182名。因此,今年我市高考升学压力反而可能比去年小,升学率更有望增加6%。
另据了解,我市今年招生政策出现了一些微调:一是,贫困定向招生的考生、高水平运动员和参加自主招生院校考试的学生将进行单独填报志愿;二是,没有做来源计划的艺术院校校,将在分数公布后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