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捧得金棕榈大奖 记者室嘘声一片记者纷纷起身离席
北京时间2015年5月23日凌晨,“电影诗人”导演泰伦斯·马力克作品《生命之树》捧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导演没有上台,发奖代言人从简·方达手中接过奖杯,他激动地说,“现在我忘了会说的法语,因为太激动了,我变得很害羞。我不相信泰伦斯·马力克(本片导演)的年纪还能获得这个奖项。”
这部影片由布拉德-皮特、西恩-潘主演,故事开始于一个50年代,生活在美国中西部的家庭,电影跟随着大儿子杰克的生命展开,他的家庭由父母和三兄弟组成。在一个孩子眼中,起初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从母亲身上看到了慈爱,而他的父亲告诉他,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就是把自己放在首位,穿过其无辜天真的童年到幻灭的成人时代,他力图与他的父亲达成和解。杰克发现他在现代社会失去了灵魂,他寻觅生命的原初以及意义的答案,拷问信仰的存在。在成长过程中,杰克竭力想要调和双亲相悖的人生观。
【相关影评】《生命之树》:性灵的绝美礼赞 情感的震撼洪流
在长达两小时十八分钟的时间里,导演马力克用美轮美奂的镜头,将自然循环的壮美和人类本质中性灵的复杂融合成一首壮阔的长诗。影片在观众中激起的反应也一如很多伟大的艺术片:有人为看完片尾字幕久久不肯离去,也有人在结尾时发出反对的噪音。
除去“人类,神性之路”的主题,为表达“自然之路”这样一个母题,导演不惜用长达几十分钟的特效来艺术的重现了宇宙大爆炸以及地球生命的诞生,直至恐龙的出现和灭绝。表现方式不能说空前绝后,但是足够震撼绝伦,这样大长段的精美CGI特效,可说十分冒险,不喜欢者很可能因此退场,但是导演还是义无反顾的将其呈现给大家,对艺术表达自由的坚持可见一斑。
继承自己一贯的镜头美感,《生命之树》的每个镜头都清澈透明到每一帧可以截取下来,制作成一张明信片。更不用说那些壮美的自然景观,海洋、沙漠、峡谷,当影片中的人物如西恩·潘和女主角走在空旷的大自然之中时,其画面本身已带有某种启示和性灵,令人叹为观止。
影片通篇蕴含众多宗教的意象和语言,开篇便是《圣经-约伯书》上帝回答约伯质疑的词句,这段文字也很好的解释了人们因为命运而不断质疑造物主,到最后接受命运重拾信仰。
而在《生命之树》获得金棕榈奖的同时,记者室里嘘声一片,听到结果很多记者纷纷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