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到,在面对表演专业的朗诵考试时,很多考生在选择朗诵材料方面是没有什么经验的。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他们考前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也有可能是他们压根没有什么方向感,主观地以为选择一篇熟悉的文章就好。由于考生存在时间有限等一系列因素,平时对散文、诗歌、寓言阅读得又少,所以到了临考试前就有些抓瞎,第一反应就是抓一篇著名的作品疯狂抢记,背熟文章后就心安理得了。但是,朗诵并不象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来应对艺考中的朗诵试题是万万要要不得的!
显然,选择朗诵考试材料与平时挑选阅读、欣赏材料不同。考试材料的选择除了要把握材料的文体特征以及朗诵要求外,考试材料还要适合考生本人的特点。举例说,一个长得又高又壮、显得很成熟的小伙子选了一篇很有儿童情趣的材料,比如柯岩老师的诗《帽子的秘密》,假若他体会不到那种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的感情,朗诵时很容易给人感觉他在装小孩,不纯真了。当然,我只是讲了一般情况,并不是说凡看上去又高又壮的小伙子绝对念不好这首诗篇。我本意是说选择考试的朗诵材料要尽量从个性上、形象上都能适合于朗诵者,这样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即使很有经验、很有名望的优秀演员,他们也不是任何角色都能演得同样成功的。有的名演员偶尔演了一个和其个性、形象不一致的角色,尽管十分努力,但观众并不认可的例子也很多,这不能说该演员不是好演员,只是说这个人物(材料)不适合他(她)的创作个性和外部形象。考生的选材朗诵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解决了选材这个问题后,并不意味着考生的朗诵就万事ok了。我觉得,择好朗诵材料后,还应该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要好好理解朗诵材料的内涵。要是连材料都没有读懂,更谈不上如何朗诵好的问题,自己不知所云,像在喝一杯白开水,又怎能打动评委老师呢?所以考生要反复钻研,理解朗诵材料之后要赶紧把它背熟。因为背熟之后你可以不再把眼睛盯在书上,思想从书本上解放出来,随时随地可以琢磨、咀嚼它。自己不能理解的,在备考期间就应该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直到把朗诵材料的思想内涵等钻研透,这会加深考生对材料内容的感受,在考试中朗诵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