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录片暴露出自己的痼疾———题材单一,故事重复,创作模式化。因此在一些片子播出之后,观众看后的反映是:这片子实在看不下去,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记录片要走出怪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记录片创作要强调精品。
记录片是一门艺术,要求记录片的创作者要有精品意识。它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制作上,要有精品意识;其次在思想上要有一定深度。通常要创作一部制作精良而又有思想深度的记录片精品,是需要有比较长的创作周期的,周期长并不一定能出精品,但要出精品则一定要有周期创作前提,这已经成为记录片创作中不成文的规律。陈晓卿拍《龙脊》时,在山里一蹲就是大半年;王海兵拍《山里的日子》九进大巴山,拍摄时间长达一年半;康健宁和高国栋的《沙与海》,拍摄时间更是长达三年。
第二,记录片要关注百姓生活。
片子的素材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关注现实,关注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曾经牵动民心的上海电视台制作的《大动迁》,记录了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中闹市中心的市民为新规划的成都路高架桥让道的一幕幕人间戏剧,反映了改革开放中上海的发展轨迹和上海居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心态。整个片子立足上海的平民阶层,讲述的就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却受到了许多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第三,记录片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现在中央台和地方台拍摄了不少历史文献记录片,受到观众的欢迎,它们为史学研究和史志的撰写提供了鲜活的史料,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为地方经济建设乃至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深远意义,是难以尽述的。黑龙江电视台创作的大型文献记录片《犹太人在哈尔滨》,站在当今改革开放的高度,俯视上个世纪犹太人在哈尔滨生活的历史,发现了许多他们当年生活和从事经贸活动的珍贵史料,并给予艺术的加工和再现。例如,犹太人在哈尔滨曾开办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股份制银行,他们重视教育、重视音乐等艺术人才的培养等等,为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和音乐城的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本片获得2004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并获得观众的好评。
第四,学习借鉴优秀故事片的创作经验,提高记录片的艺术品位和艺术魅力。
例如,我们应当注意在创作中寻找新颖的视角。视角是从生活(史实)到银幕(银屏)的切入点,新颖的视角会为故事片创作开辟新的途径和表现领域,从而赢得观众,大量的故事片就因此而获得成功,我们记录片的创作也应如此。例如文献记录片《邓小平》,在表现伟人生平事迹时,变传统的“仰视”为“平视”,片头语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使他对祖国的忠诚、孝心和痴情迅速地感染了每一位观众,拉近了伟人与观众的距离,一种亲切感、亲密感、和谐感、融合感油然而生,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再如,着意刻画个性。好的故事片,都以塑造刻画人物的鲜明个性而获得成功。而一般的记录片都着力叙说伟人的高贵品质和丰功伟绩,淹没了伟人的个性特征。文献记录片《邓小平》却着意表现了小平同志的个性风采。片子描述在山西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会议上,江青插话:“有些地方粮食产量不如解放前是个别现象。”小平同志马上义正言辞地反驳:“个别现象也是不能容许的!”其对江青的蔑视和厌恶溢于言表。在毛主席受“四人帮”蛊惑提出让他做文革“三七开”决议时,他说,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丝毫没有掩饰对主席错误决定的不满。这些描述,非常鲜明地表现了邓小平同志胸怀磊落、憎爱分明、深于思考、谨于决策、作风果断、敢于负责的性格特征,真实而又准确地表现了“小平风格”。可以说,对小平的“卓越的个性刻画”是本片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