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继被张艺谋搬上大银幕后,余华广为人知的小说《活着》在发表20年之际又将被孟京辉上话剧舞台,于9月4日至9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黄渤、袁泉将接棒电影版葛优、巩俐演绎舞台上的福贵和家珍。5月29日,剧组在余华家乡杭州亮相。对于话剧版,余华笑言只有笨蛋才忠于原著,孟导爱怎么改就怎么改。
余华谈原著:叙事方式引发人生态度的改编
作为作家余华最广为人知的小说,《活着》早在1994年就被导演张艺谋搬上大银幕,并获得了当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而饰演男主角福贵的葛优也凭借该片成为了戛纳电影节上的首位华人影帝。此后该小说还曾被改编成33集电视剧《福贵》。
今年是《活着》发表20周年,回忆当初创作,余华透露这部作品改变了他的写作方式,从而也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我一开始以第三人称写,写到一万字写不下去,就试着让主人公福贵自己讲述,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尽量平实。当我写完后发现小说叙事角度的变化也包含了人生态度的转折。从旁观者角度看,福贵一生除了苦难什么都没有,但福贵自己看,他苦难人生中充满了欢乐,所以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在于别人的评价。”
余华谈改编:孟导爱怎么改就怎么改
《活着》搬上话剧舞台缘起自四年前孟京辉与余华在意大利的交谈。“他当时想做《许三观卖血记》,我说不如先做《活着》。”余华透露。而孟导口中当时情况是,“余华说《许三观》不能给你做,这是更深刻的作品。”余华听闻对媒体笑言,“你们看,这就开始改编了”。从四年前的约定到如今项目成行,余华埋怨老孟不靠谱,“他总飞来飞去找不到人”。
而对于早年张艺谋电影版,余华坦言观后觉得不像自己的小说,但也解释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熟悉的是对的,陌生的就是错的,“这种想法本身不对”。因而对如今的话剧版,他甚至表态,“只有笨蛋才忠于原著,孟导爱怎么改就怎么改,就是改成《许三观卖血记》也成。”他还强调自己只是原著作者,如果话剧成功,所有赞美都属于导演和演员。
孟京辉谈呈现:无能为力与挑战并存
面对这样一部以深邃又平实的笔调勾勒出饱经沧桑中国,充满史诗气质的作品,孟京辉用“无能为力而又充满挑战”来形容自己对将小说呈现在舞台上的感受,并透露会在依附原著的基础上去颠覆和创作。他也毫无保留的介绍了目前自己脑海中的三种设想,“第一种是舞台上有两个福贵,一个是讲述者,一个是故事里的人物。第二种以现实主义呈现为主,叙述推动剧情。第三种是从头到尾念小说,舞台上是伴随摇滚乐来来往往的人流、面具和荡漾其中的绳子。”
当有媒体询问余华听到孟导的设计作何感想,余华笑言,“我还听过更恐怖的呢,他要在舞台中央弄个泥坑,演员边叙述故事,旁人边埋土,一直埋到演员只能仰着头张嘴呼吸,我当时听了跟他说别闹出人命来。”
黄渤谈加盟:这是一个梦幻的组合
孟京辉和余华两位老友你一言我一语对“活埋”男主角的设想,让一旁的黄渤笑言“差点要崩溃”,转而他又严肃的说,文学作品改编的难度就在于要把观众脑海中的想象呈现出来,而观众的想象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所以创作者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被文本束缚的确是个相当有挑战的工作。他还表示余华与孟京辉是梦幻组合,能够加盟其中就像是在做梦。
孟京辉也透露早有与黄渤合作的意向,“原本是想做个音乐剧,让黄渤演个歌厅伴舞。之后我看了他电影《高兴》的剧照,觉得他是个脸上有故事的演员,是《活着》福贵的人选。”
据悉,该剧将于9月4日至9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之后将前往杭州、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北等城市巡演,并有望受邀柏林、罗马、墨尔本、首尔、布达佩斯等国际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