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高考结束后家长和考生都能松口气。然而,往年我市各大医院的心理门诊统计资料显示,部分考生紧张焦虑的症状不但丝毫没有减轻,反而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疾病、烦躁、抑郁接踵而来……考生们不知不觉又陷入了一场“心理大考”,甚至有些家长莫名其妙的也有类似症状。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心理专家,帮助考生及家长顺利度过这一段非常时期,让心情能够“雨过天晴”。
紧张焦虑“大升级”
交大一附院心理科的李强教授称,根据最近几年我们碰到的病例来看,“考后综合征”开始有向“躯体化”转移的趋势,即心病也能致疾病。有些考生甚至还出现了头昏、腹泻、腹胀、低烧、四肢无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女孩子还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等。这主要缘于考生考后自身心理压力加大,从而造成突发性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张教授指出,这段时间的心理疏导相当重要。家长适当加强和考生交流沟通,为孩子的心理“松绑”,而考生也需要平衡自己的心理;在等待分数出来的一个月里,建议考生家长对于孩子的异常,不必过度担忧或是刻意地回避高考一词,而是要和孩子坦率地交谈让孩子明白,只要尽力了,即使考不好也不要紧,这样会逐渐打消其压力。
过度玩乐伤身体
“做不用动脑的事情。”这是绝大部分考生的考后愿望。考生往往认为,苦读12年,现在终于可以放松了。于是,上网玩游戏、聚会畅饮、昼夜不分地看球赛……而家长也认为该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李强教授称,经历了高考后的考生,体力和脑力都消耗得很厉害,暴饮暴食很容易引发胃肠疾病,考生务必节制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考前的复习已经使考生身体极度疲惫了,如果不分昼夜上网打游戏,将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并可能因颠倒生物钟,给身心带来极大损害,出现精神萎靡等症状;而且放松太久,上大学后在短期内也难以适应紧张的学习,影响大学生活。建议考生在考后先彻底放松两天,然后给自己拟一个假期计划,平时的作息安排不要过于紊乱,切忌“黑白”颠倒。
家长关怀切忌“断奶”
高考后考生想放松,家长也想放松一下长期绷紧的神经,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李强教授提醒大家,在放松的同时切记不能忽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关怀的突然降温,极易导致心理“感冒”。他建议,家长在自己放松自己的同时,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尽量与考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轨道上。此外,家长可以鼓励考生从事自己以前曾经向往的运动,比如瑜伽、游泳、球类,让考生在运动中缓解焦虑。同时,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做些运动,例如散步、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减压”,还可以增强家长和孩子的心灵沟通。
坏心情“扩散快”
大考过后,家庭成员一起来诊治的越来越多。李强教授指出,需要改变的已经远远不是孩子一个人,有些家长甚至比考生自己还要紧张,很多家长会去找人查分数、托关系,而他们的这种紧张情绪非常容易传染给孩子,很多考生都表示现在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的眼神。对于这种情况,专家建议,家长可以与其他考生父母沟通,缓解紧张的情绪。同时,建议家长和考生一起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例如,家中如果有已经考上大学的亲戚,家长可以陪同考生一起体验一下大学生活,可以去大学校园就餐,参观一下大学的寝室。如果家中有成员心理状况影响到日常生活,应立即找专业医生咨询,以免“坏心情”在家庭成员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