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任艳报道 “我们家每天都有20多个考生来化妆,天天要早起加班。”昨天,中国传媒大学附近极限风格美容院的形象设计师赵圆说,自从传媒大学的艺术类招生考试开始,他们本应处于淡季的美容美发业务变得格外火爆。
生意比春节前还要火
昨天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对面的珠江绿洲社区,一进大门就能看到2号楼一层的极限风格形象设计美容院窗户上贴着醒目的广告,上面刊登着专门为传媒大学考生准备的服务项目,除了基础的化妆和造型外,还提供服装和服饰租赁。
“从前天招生考试开始,我们这里每天都有很多考生来预订做化妆。”正在忙着给一位报考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考生设计发型的赵圆告诉记者,不到三天时间,他们已经接待了60余名考生,“正月本来应该是淡季,但现在的生意却比春节前还要火。”
考生化妆 人均花费200元
“化妆的收费是100元,如果再加做发型收费在200元左右。”赵圆告诉记者,大部分考生在面试之前都会化妆和做发型,有些还要花费更多的钱租衣服拍照。“平均每个人要花费200元左右,最多的要花上千元。”赵圆说,因为自己的专业是形象设计师,所以他还针对考生所报考的专业给他们搭配服饰的建议。
“价格已经是专门为考生准备的特价了,比我们平时收费低了很多。”赵圆说,碰到一些家庭特别贫困的考生,他还会免费提供服务。
考生存在攀比心理
“我看其他考生都去化妆做头发,所以也带女儿来了。”一位报考编导专业的考生母亲告诉记者,虽然女儿的专业对外形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但为了不比其他考生差,她还是花了200元钱给女儿做了头发加化妆。
“我们专业只招十几个人,但却有几千人报名,所以对于面试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特别在意。”一位正在准备面试造型的考生告诉记者,即使是降低这两天的吃饭和住宿花费,她也不会在化妆和做头发的环节上节省。
摄影/本报记者 赵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