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考试台词辅导之语言练习
电影语言是精练的语言,有画面的帮助,不需要大段台词,当然也有极少数电影有大段语言,比如电影《血总是热的》中罗心刚的演说。正因如此,角色的语言更应该准确、生活、感人。少而精的语言不单单要反映表面意思,还应该反映出台词的弦外之音,越是精练的语言,越需要演员动脑筋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如果忽略语言在电影表演中的作用,不注意语言与表演的结合,无疑会损害电影表演艺术的完整性。在电影表演创作中,语言是展现情节,创造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非常重要的手段。比如斯琴高娃在电影《归心似箭》中创作的人物玉贞和在《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同一时代两个地域、两个阶层、两种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同一个演员身上生发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在表演创作中是不大容易办到的,更不容易做到的是两个不同人物形象中的语言形象创作。同是情感满怀,同是怀春少妇,一个质朴贤惠,声音甜美、温柔,一个泼辣粗俗、声音粗糙、浪荡,斯琴高娃在认真揣摩人物形象时,肯定研究设计了两个人的声音特点、语气语调特点,做了精心准备。
1.台词的行动性
台词语言是作家创作的产物。作家是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运用文学语言创作人物形象。演员要根据作家笔下的文学语言创造出有声台词语言,使人物的有声语言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活动,就必须挖掘出人物的台词语言的行动性和目的性。通过语言的行动性表达出台词或潜台词(“言外之意”“话中有话”)的真正含义。演员说好人物的行动性的台词,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人物的性格,传递人物的情感,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话剧表演是在排练场通过反复排练,不断研究探索、调整,创造出人物语言的特点,在演出过程中,在与对手和观众的交流中,进一步调整人物语言,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而电影必须在拍摄前认真研究、设计人物语言,在现场小范围调整人物语言,最后一次成型。如果拍摄准备不足,很可能真正变成遗憾终生的艺术。
2.台词的形象性
优秀的剧作中,人物台词不但隐藏着人物语言的行动性,也包含着丰富的形象性。然而,当演员没有领悟和挖掘人物语言的行动性和形象性时,也就无法体现人物的真实思想和情感。假如台词的行动性与潜台词有着必然的关联,那么台词的形象性必然与创作者的内心视象有着密切的关联。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的对白与独白(台词语言的一种方式),都需要演员运用表演技巧———潜台词和内心视象进行人物形象的创作。内心视象越具体越丰富,台词的形象性越鲜明。例如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雷雨》中鲁贵“说鬼”那场戏,就淋漓尽致地显示了演员台词技巧的形象性与行动性。
演员要以台词为依据,用寻找一系列动词作为自己完成表演动作的行动的贯串线。如《日出》第二幕,李石清对潘月亭勾心斗角的要挟。相互动作的发展推进应是:试探,拒绝;再试探,回绝;质问,回避;提示,搪塞;揭露、怒斥;要挟、强忍;献策,商议。通过几个回合后,二人的关系有了鲜明的变化,李石清从对潘经理表面的毕恭毕敬,到几乎与他平起平坐。这个层次分明的动作过程是要演员细微分析和挖掘,并通过强烈的动作性语言和形体动作展示出来的。
(1)正音练习
由于方言习惯扎、糟、泽、扎澡、糟澡、泽澡不分,或造和灶不分,或字不正腔不圆。老师当场给一段有关练习,或短文,或绕口令,让学生模仿朗读。听不出正误,又改不过来,读字错误的习惯势力很强的人是不可取的。
(2)强弱声练习
电影语言要生活化,不等于发声没有音量。训练学生大喊:
“失火了———!”或大喊“某某(人名)!”或改变音量,如:对员园个人讲话,对100个人讲话,对1000个人讲话等等。声音要持久达远,要有穿透力。
(3)改变声音练习
在电话里改变声音,让朋友听不出来是自己。
学方言,让对方听不出是谁。
结合化装改变声音,以求与形象改变的统一。防止硬挤、硬憋、硬装。
在远处喊人,改变声音,以锻炼声音的可塑性。
说一件自己最感动的事。
说一件可笑的事。
说一件可气的事。
说一段可怕的经历。
夸自己的一位朋友。
说一段伤心的经历。
形容一个生活中所见印象最深的人。
说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表演。
说一场激烈的争论。
(4)台词组织行动练习
求爱,被接受或被拒绝。
讲和、消除误会。
斥责、争吵。
安慰、劝解。
挽留、相劝。
相认、辨认。
承认、默认、被训。
转怒为喜、转喜为忧。
刀子嘴豆腐心、色厉内荏等等。
悲喜交集。
除语言外,表现力还意味着加强形体基本功训练,以便自如控制自己的形体。
要按照人物的行动、性格、职业、生理特征而造型。形体造型的真实生动,是体现人物思想情感、欲望需求和内外部性格特征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表现力强弱,准确、生动与否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