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言辞的谈吐
不管是面对名流显贵,还是普通的合作伙伴,作为交谈的双方,都应该是平等的,交谈一般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人物品行的价值、婚烟状况、宗教信仰等话题还是不谈为好,打听这些多少显得有些不礼貌和缺乏教养。
在交谈中,如果你突然抵入毫不相干的话题,抢着把别人要说的话说完,或无端地打断他人,都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寒暄是一件小事,但如果我们的每一天都在爽朗的寒暄中开始不好吗?当你踏进办公室,听到一声明朗的“早晨好”,相信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舒畅;如能主动开口与他人寒暄的话,对方也一样会感觉很好。
寒暄还是交谈的润滑剂,它能在交谈者之间产生认同心理,满足人们的亲和需求,如:“你今天穿的这套衣服可真不错!”“啊,谢谢你!”这短短的话语,你们双方就很容易切入后面的话题。
另外,用“今天天气真不错”这类谈论天气的话题,并不用过多的考虑便可以与人打招呼。在办公室,会说好听的寒暄语的人,容易从别人那里得到好感。如下班的时候可以向还在埋头工作的同事说一声,“辛苦了!”“那您忙着,我先走了。”如此等等。
熟人之间的寒暄,往往不言自明,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一个点头就可以会意。
目光与微笑
全世界的人都借助示意动作有效地进行交流,最普遍而有效的是从相互问候致意开始的。了解那些示意动作,至少你可以辨别什么是粗俗的,什么是得体的。这使你在遇到无声的交流时,更加善于观察,更加容易避免误解。
a.目光(用眼睛说话)
在中国,我发现很多人和别人谈话时不好意思望着对方的眼晴,这可能是中国传统,也可能是出于害羞。在西方或与外国人谈话时,你必须看着他或她的眼睛。如果没有这样做,别人会认为你是不礼貌和不真诚的。
应当注意,交流中的注视绝不是把瞳孔的焦距收束,紧紧盯住对方的眼睛,这会使对方感到尴尬,交谈时正确的目光应当是自然地注视,也不要不停地眨眼和移动目光。
当握手时,更应该用目光注视着对方的眼睛。
b.微笑
美国希尔顿酒店总公司董事长康纳·希尔顿在50多年的经营里,不断地到他设在世界各国的希尔顿酒店视察,视察中他经常问下级的一句话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我们在中国的所有企业家,特别是对外服务行业的员工,都应当重视与借鉴这一点。
多 年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需要多一点的微笑》,现在,我感到这仍然是我们非常需要学习的东西。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 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如果能用微笑来接纳对方,可以反映出本人高超的修养,待人的 至诚。微笑有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得容易。所以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握手、鞠躬与拥抱
握 手是一种常用的见面礼,而有时候又具有“和解”、“友好”等重要的象征意义。尼克松总统回忆他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总理见面时也说:“我走完楼梯(从飞机舷 梯走下来)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据基辛格回忆,尼克松为了突出这个“握手”的镜 头,还特意要基辛格等所有随行人员都留在专机上,等他和周恩来完成这个“历史性握手”后,才允许他们走下机来。
貌似简单的握手却蕴涵着复杂的礼仪细则,承载着丰富的交际信息。比如与成功者握手,表示祝贺;与失败者握手,表示理解;与同盟者握手,表示期待;与对立者握手,表示和解;与受伤者握手,表示慰问;与欢送者握手,表示告别。
在 社交场合,人们应该站着握手,不应两个人都坐着。如果你是坐着的,有人走来和你握手,你必须站起来。如果你不能站起来,你要说:“对不起,我不能站起来。 ”如你戴着手套,要脱掉右手手套,眼睛注视着对方,微笑地伸出右臂,即使是左撇子,也得伸出右手。握手得用一点劲,没人喜欢握着一块软绵绵的抹布,当然也 不要走极端,握得太紧好像别人把手伸到了胡桃夹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