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读作品,明确主题
研读就是带有研究性地去读作品。研究什么?研究作品的主题,即作品的中心思想。任何一个作品都有它的主题,作者写一篇文章,都是想通过文章告诉读者一件事情、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作品的主题。
作品的中心思想需要朗读者来表达,所以,朗读者首先要找到并把握好作品的中心思想。
2.具体感受,整体把握
作品的中心思想或说主题不是抽象的一句话,而是通过具体情节的描述表达出来的。一篇作品就像一个生物体一样,不仅有骨骼,而且还有血、有肉、有感觉。我们朗读作品也不能只是把中心思想说出来就行,那样太枯燥无味了。我们必须把作者有声有色的情节描述,通过我们的有声语言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受众,让受众通过我们的朗读从中受到感染,明白道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朗读者就必须具有书面语言的感受能力,必须自己首先有感受。自己首先被感动,然后才能通过朗读去感动受众。但是,在自己感动并且进一步去感动听众的同时,别忘了作者和自己共同的使命,那就是向受众宣传道理。只顾感动的情节而不能自拔,朗读便成了舍本求末。因此,所谓“具体感受”,就是朗读者首先被感动;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在作品中心思想的支配下向受众表述其感人的情节和动人的描写。
3.调动感情,确定基调
作品的中心思想掌握了,具体感受也有了,这时就需要朗读者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一致,然后确定朗读时所要使用的语气和语调(即基调。关于基调,下面将具体详细地讲解)。
4.反复试读,做好标记
要做到“三读”:读准、读熟、读清。所谓“读准”,指的是对语音方面的要求,要规范标准;所谓“读熟”,指的是对语流方面的要求,要流利顺畅;所谓“读清”,指的是对表达方面的要求,要感情真挚,语意明晰。
正式朗读时要精神饱满,积极主动,情气并用,放声表达。
总的来说,说话是朗读的基础,朗读是说话的升华。我们只有在乎时认真、正确地把话说好,才能在朗读时落落大方,,声情并茂,感动受众,进而达到感染受众的效果。